告訴你五個變“親子衝突”為“親子開心時刻”的魔力語言

小喇叭:

1、疫情尚未結束,宅家帶娃期間,本公號主張靜心思考家庭教育,沉澱能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教育觀念。在此期間所發文章均與此相關,希望能給家長朋友們幫助和啟發。

2、劉鴻雁工作室,一對一微信諮詢恢復服務。如果您對孩子教育、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存在困惑,請留意文末的預約二維碼。


也許你從來沒想到過,自己隨便說出來的一句話,會對孩子小小的心靈產生多麼重大的影響。但孩子出現不被認可的行為時,家長又不得不指出來。怎麼表達才能不至於升級為“親子衝突”呢?


告訴你五個變“親子衝突”為“親子開心時刻”的魔力語言

這些“有魔力”的語言,能讓孩子快樂的接受你的建議,巧妙解決問題。


不要小看一句話,就算是要表達同樣的意思,你選擇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和什麼樣的詞語都將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即便你認為他們有時候根本沒有聽到你在說什麼。


在與孩子交往的過程中,無論你是提出要求,給出答案,或者與他談談條件,達成妥協。你所使用的語句可能讓孩子更加樂於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們感到挫敗和失去信心。


你想不想試一試呢?


第一句話:“你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瞭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舉個例子吧,你可以對你的女兒和她的小夥伴說:“你們來做決定,是想留在這裡安靜地玩,還是到外面去?”五分鐘後,孩子們依舊大聲喧譁,你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我知道了,看來你們是決定到外面去了。”


很簡單的兩句話,你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前因和後果的關係,你也不會被女兒看作是個“壞警察”——她能很清楚地瞭解:是她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結果。


第二句話:“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


告訴你五個變“親子衝突”為“親子開心時刻”的魔力語言


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第三句話:“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動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


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傢伙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瞭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麼?”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小明哥哥洩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第四句話:“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麼讓你生氣的事——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兒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裡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


告訴你五個變“親子衝突”為“親子開心時刻”的魔力語言


這句話孩子聽起來的感受是:問題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出在你身上,你現在需要他來幫助解決。


然後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的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


我們再把“哼唱幼兒園學的新歌謠”和“用青菜畫一幅畫”這兩件事情理一理。其實,這兩件事情本身沒有錯,錯在做和時間不對


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唯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第五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你要讓孩子瞭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


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鏡,並不意味著樓裡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鏡。表哥的鞋子小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買雙新鞋。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