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環衛不“停擺”下半場投資主線怎麼看

46城相繼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對傳統意義上的環衛服務市場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業內認為,由此打開的環衛賽道也正面臨新一輪解構。

傳統環衛由政府包辦,最初與外部市場的合作僅限於設備和施工採購,運營管理由政府企事業單位承擔。環衛服務具有明顯的公用事業屬性,一般由政府控制,主要資金來源於政府財政支出。國內環衛服務要大量人工參與,勞動力密集程度較高,同時合同期限普遍較短,項目投資不大,因而國內環衛企業通常以輕資產模式運營。缺乏內部競爭機制,政府環衛部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千億環衛不“停擺”下半場投資主線怎麼看

如今環衛項目已經突破傳統意義上的清掃保潔、垃圾清運,還涉及垃圾分類、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綠化養護、市政管養等。空間維度上,目前環衛市場呈碎片化,城市的環衛服務被劃分多個標段招標,由多家企業提供服務。而在付費主體方面,多地仍未明確固廢垃圾處理費這一項收費,完整商業模式閉環有待形成。業內認為,許多涉及關鍵環節的法規政策還在政策制定階段,這為行業留下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近年來,受城鎮化進程、垃圾分類、美麗鄉村建設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環衛市場化呈上升趨勢,目前正處於高速增長期。隨著政府購買環衛服務政策和PPP模式的出臺和推廣,2013年後環衛市場逐步釋放,尤其是2017和2018年環衛市場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PPP、BOT、特許經營、委託運營、政府採購等模式讓人眼花繚亂,項目信息更是密集、批量發佈。在環衛領域全產業鏈綜合治理的思路下,PPP項目包規模越來越大,作業範圍也越來越廣,“大環衛”理念呼之欲出。

市場有多熱呢?據測算,狹義的環衛裝備生產、銷售、運營的市場規模大致為300億;傳統的環衛運營服務市場規模大約有1500億到2000億左右。未來5年內,環衛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100億元,同一時期內市場複合增速為8%-10%。但與此同時,環衛市場化訂單釋放增速在2018年也即PPP流行年達到高點,2019年由於PPP項目進行規範化調整,政府審批進度放緩,總體增速有所下滑。

環衛市場化規模增速達頂峰,後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進入下半場,環衛市場化群雄逐鹿的階段基本已經結束,未來集中度或會進一步提高。綜合實力強的企業正進入環衛服務行業,環衛市場化作業公司從中小型規模企業向大型規模企業的方向邁進。不過,在市場化進程提速的同時,環衛企業也在大浪淘沙。由於環衛年服務金額大多5千萬以下,參與企業已達上萬家,近年來環衛設備企業、終端處置企業、園林企業等紛紛戰略延伸至中游服務板塊。

“新遊戲規則下的市場,將會和前幾年完全不同。”其中一個鮮明的特徵是,環衛行業的壁壘將越築越高,且主要壁壘將是品牌效應、規模效應、核心技術實力及產業鏈運營能力等幾大方面。這也決定了對於企業資金、技術以及管理能力的要求都會進一步提高,市場將更偏向於能夠綜合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企業。也正基於此,低滲透率、大空間的環衛市場具備孕育大市值公司的土壤。

隨著城市服務市場逐步開放,新的市場機會會同步到來。小環衛走向大環衛,向區域、產業上下游鏈條多維度的整合,市政養護市場化,成為繼環衛市場化後拉動相關企業繼續成長的新動能。而與小區域的環衛操作不同,當前環衛市場化項目覆蓋的區域範圍更大,且逐漸增加垃圾分類、資源再利用等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