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 辰時:到達隔離點,接班;穿好防護服,給隔離人員測體溫、送早飯

● 巳時:整理隔離人員生活需求品,報送站點負責人

● 午時:給隔離人員送午餐、需求品,詢問身體情況;自己午飯時間

● 未時:整理隔離人員上午問診情況,彙總上報

● 申時:隔離點消毒,給隔離人員測體溫、詢問情況

● 酉時:為隔離人員送晚餐,收房間內生活垃圾

● 戌時:自己晚飯時間,整理收集隔離人員生活垃圾,按規範開展終末消毒

● 亥時:寫交班記錄,給隔離人員開展心理疏導

● 子時:接收隔離人員,安排房間,登記人員情況

● 丑時:整理新隔離人員資料,接收隔離人員,安排房間,登記人員情況

● 寅時:整理新隔離人員資料

● 卯時:準備交班

這張寫的滿當當的時間表,正是唐文凱在旌陽區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的一個“十二時辰”。

今年剛30出頭的唐文凱就是醫學隔離點工作人員之一,他是旌陽區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外科醫生。他了解到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人手短缺,作為一名黨員的他,主動請纓到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

唐文凱的妻子張莉莎是一名護士,同樣來自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人自臘月二十八便取消了休假,將兒子安排送回了老家,夫妻檔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看著唐文凱主動請纓上一線,妻子雖然心疼,但還是十分支持他,“隔離點雖然充滿了危險,但身為黨員和醫務人員,危急關頭就是要衝在前” 。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他是“監測員”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每天2次為隔離人員監測體溫、詢問身體狀況,看似簡單的工作,唐文凱卻做得格外認真,在這個特殊時期,沒有哪一項簡單的工作是簡單的,必須練就火眼金睛,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才能更好保護隔離人員以及更多群眾的身體健康。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他是“送貨朗”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為隔離人員送飯、送水果、送牛奶、送他們需要的東西。由於隔離點沒有電梯,又身穿厚重的防護服,唐文凱笑稱,每爬一次樓都感覺像洗了一個澡,有一次給隔離人員送物資的時候,厚重不透氣的隔離服差點讓他悶熱休克過去。談及工作起來為什麼這麼忘我,他說:“將心比心,被隔離人員在這裡備受心理的煎熬、對病毒的恐懼,我做得更好,就能舒緩他們的情緒,跟他們一起與病毒戰鬥。”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他是“消毒工”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隔離點環境特殊,每天必須無死角進行消毒, “因為這是個體力活,作為一名黨員,這個時候必須要主動站出來”。每消毒一次,都會揹著負重20公斤消毒水行走一個多小時。一天的工作下來,衣服不知溼了多少次,又幹了多少次。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他是“保潔員”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忙完白天的各項工作,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唐文凱又開始一層樓一層樓的收拾隔離區人員的生活垃圾。平日裡站在手術檯手握柳葉刀文質彬彬的外科醫生搖身一變大力士,每天的垃圾差不多200多斤。

一名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工作人員的“十二時辰”

與許多醫護人員一樣,唐文凱也在請戰書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按下了鮮紅的手印,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醫生,都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退縮,起好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用我所學的專業知識守護百姓健康就是我的第一職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