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轉變,「線上看房」模式思考

疫情下的轉變,「線上看房」模式思考


與2019年加入創業公司相比,2020年的開局不太順利,疫情的影響來的太快太急以至於沒有任何防備,國與國之間的禁止入境對於我們做海外置業平臺的幾乎等於斷了左膀右臂。

在切斷本地與海外團隊的物理聯繫到今天,已在家工作兩週時間,工作期間研究線上看房的模式可行性,做了一些淺薄的總結。

危中窺機

我們與生鮮新零售行業不同,疫情期間訂單激增,員工不夠,APP爆滿。。我們與遊戲行業也不同,不是賺了錢就是賺了用戶時間。

在各個企業考慮“活下去”的同時,總會有人無時無刻的“危中窺機”,尋找潛在機遇,就算沒有結果,也好過坐以待斃。

對於我們來說,疫情並不是經濟危機,資產配置的需求只不過是延後而非消失。一直相信現在的準備是為了迎接下次需求的再次釋放,而現在能做的只有讓用戶在線上和線下可以獲取到一樣的信息。

催化劑

對於售樓處來說,所有的價值都在「體驗」兩個字上。不論線上營銷花再多的錢,也無法替代線下看房所帶來的獨一無二的感官體驗,大部分客戶只有親身體驗綜合評估後,才會為之買單。

周邊配套怎麼樣,離商場多遠,戶型裝修是不是滿意。。這些只有親臨樓盤才能體驗到的東西,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親自去看看。

房產投資的門檻決定了很難線上商品化,用戶本身也養成了線下買房的習慣,海外購房也一樣,看房同時帶上旅遊的概念,何樂不為呢。

如今房企的獲客手段還停留在來訪、電話、派單、截客、老帶新、中介等傳統方式,開發商對於線上的體驗並不重視。而現在所有的線上產品的唯一目的也是讓你留下聯繫方式,然後還是人工對接,不存在體驗環節。

所以就疫情來說倒逼了房產行業在特殊時期作出改變,或者可能是行業進步的一個開端,一旦用戶時間久了觀念上產生了轉變,認可了某一家的模式則會帶來不小的成功。


疫情下的轉變,「線上看房」模式思考

搭配營銷

只推出線上看房當然還不夠,回想一下,如果你有2~3個房產可以選擇,最終買房的理由是什麼?會是全景沙盤,720度樣板房觀看嗎?

為了配合線上看房的體驗,一般還需要在價格上做文章,通過推出線上看房同時結合遠程購房打折促銷來推廣,折上折也不無可能,為了儘量讓1+1更接近於2。

未來潛力

因為金額門檻,買車買房少有標準化的線上成交產品,以後其實也很難成為主流,而線上看房看車等大宗商品交易,卻有著無可替代的潛力。

通過線上看房,全面瞭解房產信息減少人工介紹時間,通過瀏覽大數據推薦最合適的房源,全房源對比。對開發商也可以評估客戶的成交意向,跨國交易可以在線提交,免去行程上大量的時間成本。

AI智能24小時客服、李佳琪式直播賣房等花式線上交易應該也會逐步出現。


------- END -------


最後,房產投資還是大事兒,線上能省去的只是信息獲取成本,並不能完全作為拍腦袋下單的依據,通過線上和經理人二次溝通了解後再決定更理性一些,而對於剛需投資來說疫情期間的折扣可能還能撿個便宜。

從最近推廣情況來看近期猛增很多60+歲客戶諮詢海外房產,規劃海外養老和高端醫療。

對於這類客戶線上看房幾乎是行不通的,還是通過傳統的1對多人工進行對接。除了房企外,許多傳統行業在這次疫情下做了轉變,線上模式在未來的可能性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對於疫情,我們並非專業,能寫的有限,但對於產品,依然會保持著客觀專業的態度。

加油

感謝過年期間一起在努力工作的同事們,在兩個時間點我們一起快速的做出應變。

時間點一:1月26日得知疫情情況嚴重取消出行了計劃,詢問了老闆及其他團隊負責人情況後,得知都在海外無法回國,臨時調整Q1方向,大幅度減少國內推廣預算,側重海外本地業務開展及推廣。但每天的新聞幾乎都被疫情所包圍,過年的氛圍還未減淡,整體來說反應還是慢了,需要開始的準備都在1號才開始。

時間點二:2月1日得知國際航班停止,並禁止入境轉戰開始線上看房業務,快速梳理出線上購房,遠程成交的所有流程、話術、相關材料及對接人等。

溝通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一天裡半天都需要語音溝通確認,加之家裡辦公效率之低可以想象。

整兩週的隨機應變裡的核心是「人」,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最困難的問題也是人的問題,大家都能第一時間在群內出現討論解決問題,十分難得,感謝大家。

謝謝,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本文由作者@Adam旺仔 在PMCAFF社區發佈,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