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今天,終於在小寶開學後讀完了這本兒童文學名著《今年你七歲》,作者劉健屏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兒子劉一波七歲這一年的成長經歷。

劉一波,大家都叫他阿波。

最初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比如經常被老師要求寫保證書、與高年級的同學打架,甚至逼著同學跳樓,但經過自己的努力,他變成了一個喜歡幫助同學,當上了語文小組長,而且加入了少先隊的好孩子。尤其一年級即將結束的20多天裡,他堅持學笙,積極準備藝校考試,給自己的七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書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長的教育歷程,以及孩子的逆襲的描寫,在折射出孩子們會有的共鳴、並渴望更好的成長方式時,同樣表達著家長對教育的反思,也許,還能引起你對童年的某些記憶與懷念。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01 玩是孩子的天性

不管什麼時候,確切說只要阿波醒著的時候,他的世界裡似乎只有一個字——玩。

所以,他的衣服出門前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放學回家就變成了邋里邋遢、稀裡糊塗,褲子上經常是這裡壞了口子、那裡磨了洞,他的衣櫃裡甚至找不到一件完好、體面的衣服。

爸爸媽媽問他怎麼回事,他說:“玩的。”

家裡的玩具經常被他扔得到處都是,幾乎沒有一個完好無損的,比如飛機只有機身卻沒有了機翼,溜冰鞋少了兩隻後輪,帶發條的坦克早已處於“休戰”狀態。

玩,似乎成了他搪塞一切的充分理由。

放學回家跟同學跑去水泥管子裡、工地上,玩瘋了忘記回家,被爸爸、奶奶幾次找,第一次寫保證書也是因為這個。

儘管如此,他卻沒有因為貪玩而影響學習。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今天,儘管時代不同了,孩子們可以玩的玩具、去玩的地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這並不能改變孩子們愛玩的天性。

心理學家約翰蒙尼曾用猴子做過一個實驗:

他把幾隻活潑可愛的小猴隔離開來,單獨關在一個籠子裡,不讓它們跟同伴玩耍、嬉鬧。結果,這些猴子成年後,在性格、行為習慣上顯得比其他猴子更加孤僻、木訥,有時還會表現得敏感、易怒、暴躁。

這個實驗給了人們極大的啟發意義:玩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馬雲也說過:如果不讓孩子們去玩、去體驗,30年後他連工作都找不到。

科技時代,一個愛玩、會玩的孩子,將來,不管是做事還是做人,都能讓他頭腦更加靈活,善於發現自己與周圍人和事的緊密聯繫,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所以,孩子們,盡情玩吧!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02 孩子成長的背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爸爸說話很喜歡罵人,媽媽就讓阿波擔任小小監督員,只要爸爸說了髒話,哪怕一個髒字,阿波就要給爸爸一個嘴巴子。對此,阿波總是樂此不疲。

但他還是學著爸爸的樣子,在路上跟女同學互罵,後來這兩位同學竟找到了家裡與他理論。

至於阿波逼著同學跳樓那次,其實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阿波跟同學互相吹牛,這位同學說自己可以從樓上跳下去,而且不受一點傷害,阿波就說:“那你跳啊,你跳啊!”於是,這位同學真的爬到了樓頂。因此,阿波被老師要求寫保證書。

爸爸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說:“爸爸你平時就是這樣的。”

每一個孩子成長的背後,都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正因為阿波的父親說髒話、逼迫他如何如何,阿波才會這樣對待同學。

有句話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自己首先要變成什麼樣子。

就好像複印文稿,當文稿出現錯誤時,是修改原稿,還是複印稿呢?答案毋庸置疑,當然是原稿。而在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中,父母便是這原稿。

所以,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才能最大程度地規避錯誤,才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03 鼓勵出來的好孩子

阿波一直夢想著加入少先隊,為此,他不知在鏡子前學了多少次敬禮。以至於當第一批少先隊員沒有他的名字時,他沮喪了很久,還跟奶奶說新入隊的同學連少先隊禮都不會敬。

他的字總是寫得歪歪扭扭,胳膊腿亂伸,好像得了小兒麻痺症,這讓爸爸媽媽非常苦惱。

儘管阿波有著各種缺點和毛病,但他一直是個聰明的孩子,也很勤奮努力。

當上語文小組長後,雖然只是幫老師收收作業、督促同學們完成作業,但阿波的字馬上就寫得整整齊齊,漂亮極了。媽媽欣慰地說:“原來阿波是可以把字寫得這麼好的。”

是啊,老師的鼓勵,給了阿波很大的動力,他說:“我現在是語文小組長了,當然要做得更好。”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不得不承認,孩子們也有小小的虛榮心,渴望被看見、被關注。

老一輩的觀念裡,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材”,經常表揚孩子會助長他的驕傲。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人慢慢意識到“鼓勵孩子”的重要性。

“正面管教”創始人之一德雷克斯說過:受到鼓勵越多的孩子,他的行為和性格會越好越健康。

家長的鼓勵,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認可,讓孩子慢慢意識到我可以,從而發掘出自身更強大的力量,最終形成自信、自主的品行與人格。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04 願你的童心保持久一點

候車室裡,阿波一家人正準備坐火車回老家過春節。這時,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女人走過來,“我的錢包被小偷偷了,能不能借我五毛錢買票回家?”爸爸狠狠瞪了她一眼:“沒有!”女人只好走開了。

阿波看在眼裡,他分明看到爸爸的口袋裡有錢,爸爸為什麼要撒謊?

阿波很生爸爸的氣,跟媽媽要了五毛錢說要買零食,儘管爸爸媽媽都知道他要做什麼,但還是沒阻止他,反而讓他當了一回“偵探”。

阿波偷偷跟在那個女人後面,她向每一人說著同樣的話,儘管她已經從少數人那裡得到五毛錢。原來,真正撒謊的人是她!

爸爸一句“就當給你交學費了”,讓阿波心裡好受一點,他想不明白為什麼那個女人要騙人,爸爸告訴他:“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有人看似窮困潦倒,可能家裡住著樓房。”

其實,爸爸已經後悔了,後悔不該讓阿波這麼早知道這個社會陰暗與邪惡的一面。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一個七歲的孩子,他對這個社會的幻想總是美好的,他渴望快點長大,渴望擺脫大人的管控,渴望自由自在的日子,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總是對孩子寄予:永遠開心、快樂,始終保持一顆童心,後來證實:這樣的寄予,只能是在心裡了。

當煩躁、憂鬱堆得像座小山,快要從身體裡溢出來時,說明他再也不是個孩子了,不能再像個孩子一樣大呼小叫,高興了就笑、傷心了就哭。

所以,保持一顆童心,在該有的年紀。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05 致作者

本書作者劉健屏,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江蘇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江蘇人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鳳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在他創作的十餘部小說中,《今年你七歲》獲第二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對於這樣的一位作者寫下的一本兒童名著,同樣作為一位七歲孩子的媽媽、一位期刊文字編輯、一位文字創作者,我想對他說——

好的作品從來都不缺人欣賞,儘管我的這篇“讀後感”不能將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面面俱到。

首先,作為一位七歲孩子的媽媽,

我看到您對孩子教育的用心良苦,這是我必須要向您學習的地方。

再次,作為一名編輯,您是前輩、是榜樣,是我這個最普通的編輯終身學習的對象。

最後,作為一名文字創作者,我也喜歡文字、喜歡寫作,未來,願成為一位優秀的寫作者。

再次感謝您寫下這本書,讓我在今後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所借鑑,就像您說的:任何一種教育培養孩子的教案,最多隻能給我一點啟示,絕不可能給我提供現成的教案。

這樣,就夠了!

《今年你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有關教育,自古是個難纏的話題,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

作為家長,當我們惆悵、焦慮,不妨靜下心來多讀書、讀好書。有句話說:一流父母是榜樣,二流父母是教練,三流父母是保姆,對號入座,才能有所改變,才可能成為“別人家的家長”。

七歲,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剛剛進入小學,文化課的學習才剛剛進入正軌,人生的路還很長很長,當踏實學知識、認真學做人。

七歲,願你的人生足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