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守“南大門”,築牢疫情防控牆

“我們南曉鎮網格員通過精準開展網格疫情防控和嚴把進出關口,織成了一張密實的安全防火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南曉鎮黨委書記 李韜

良慶區南曉鎮 | 緊守“南大門”,築牢疫情防控牆

南曉鎮黨委書記李韜在南曉鎮檢查點了解防疫工作

良慶區南曉鎮 | 緊守“南大門”,築牢疫情防控牆

南曉鎮黨委書記李韜在南曉鎮檢查點了解防疫工作

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地處南寧市與欽州市交界處。一直以來有良慶“南大門”之稱。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南曉鎮全面實施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機制,構築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疫情防線,將防疫工作的觸角延伸至村坡每個監測點,共同構築起疫情防控“防火牆”,緊守“南大門”。

南曉鎮依託網格化管理模式,迅速構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組織機構,以村(社區)為單位劃分為14個大網格,以自然屯為片區劃分為110個片區,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劃分為379個小網格,並積極調動全鎮257名黨員幹部(其中鎮幹部136人,村“兩委”幹部、計生專幹121人)下沉到各個網格中,每個網格由鎮幹部、村幹部、村民小組長充當網格員,分片包乾,責任到人,落實到戶,全體網格員積極參與到戰“疫”中來,守土有責形成上下合力,築牢疫情防控的網格防線。

同時,南曉鎮設卡檢查,嚴把進出關口,在G325國道南曉段關卡設置南曉鎮聯合檢查點,派出黨員幹部聯合公安、交通等單位部門,對進入轄區的車輛、人員進行檢查體溫檢測,嚴查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人員,對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人員進行勸返或建議其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觀察治療,對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登記備案,有效阻斷潛在的疫情傳播途徑。截至2月11日上午8時,G325國道南曉聯合檢查站累計檢查車輛3623輛、檢測人員5163人,均未發現異常情況。


“這個‘南大門’由我們來守護!”—— 南曉鎮武裝部部長 鄭天鴻

作為陵桂村的包村領導,南曉鎮武裝部部長鄭天鴻白天既要到所包的村、卡點指導工作,晚上還要到卡點值班值守,連夜整理當天卡點的材料,報送卡點工作總結。在疫情期間,鄭天鴻與公安、交通、衛生院、派出所、消防站等單位部門的人員一同堅守在南曉鎮檢查點上,實行值班值守24小時輪流上崗制度,還要嚴防死守,對途經G325國道進入轄區的車輛進行細緻排查,對每一輛車核查登記,對每一個人進行詢問了解。

“大家知道這件事情很嚴重,所以都很配合檢查,沒有什麼意見。”鄭天鴻說。

鄭天鴻平均一天工作十三個小時以上,無論工作多晚、多累,他都始終保持“在線”狀態,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2月3日晚上十二點,天空下著小雨,為保證交通秩序的正常運行,鄭天鴻與其他工作人員仍在檢查點上對來往車輛進行檢測。


良慶區南曉鎮 | 緊守“南大門”,築牢疫情防控牆

南曉鎮武裝部部長鄭天鴻在G325國道對來往車輛進行檢查

防護物資的匱乏是目前鄭天鴻以及和他一樣堅守在崗位上的人員遇到的最大難題。“物資有限,哪裡都是這樣的,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鄭天鴻說道。

目前,在良慶區交通局的幫助下,南曉G325國道檢測點物資匱乏的問題有所緩解,就在昨日,城區交通局向南曉鎮提供了兩把大型太陽傘、兩把四角傘以及兩副護目鏡,各種資源、配置正逐步完善。

鄭天鴻說:“盼望疫情能夠儘快得到控制解決,儘快恢復人民正常生活、生產。”

淅淅瀝瀝的春雨下個不停,戶外的溫度溼冷難忍,鄭天鴻與跟他一樣堅守在崗位上的人員用實際行動溫暖了南曉鎮的群眾。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默默地守護著良慶區的“南大門”,為大家帶來安心與踏實。

“我們對南曉社區湖北返鄉人員進行大排查,要求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南曉鎮南曉社區黨總支部書記 陸宇

從1月23日起,南曉鎮南曉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陸宇組織南曉社區工作人員對南曉社區開展湖北返鄉人員大排查,通過進村入戶走訪、網絡通訊聯繫、鼓勵群眾告知等方式開展地毯式的摸排、追蹤,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同時,陸宇採取懸掛標語、張貼海報、發放倡議書(一封信)、微信群等方式,廣渠道、多形式、不間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把形勢政策向群眾講清楚,對未經證實的信息和虛假信息,做到主動發聲、正面引導。

“原先,群眾對防疫知識不瞭解,在我們的南曉鎮入鎮口檢查點,一些群眾不願意配合我們的檢查工作,現在通過宣傳,大家認識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都很配合檢查點工作人員的工作。”陸宇說道。

良慶區南曉鎮 | 緊守“南大門”,築牢疫情防控牆

南曉鎮南曉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陸宇對來往車輛進行檢查

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陸宇發現南曉社區的一些一線工作人員買不到口罩等防護物資,他慷慨解囊,拿出自家為數不多的太陽傘、口罩等防控物資支援社區工作,充分做好後勤保障。


良慶區南曉鎮 | 緊守“南大門”,築牢疫情防控牆

來源:良慶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卜英豪 吳良藝 趙鳳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