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口罩緊缺。兒童醫院開動腦筋,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

新冠肺炎的爆發造成全球範圍內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具面臨長期短缺。目前,南昌市個人購買口罩需在指定網站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後能購買的數量也相當有限,而口罩的需求量以正常時期的幾何數增長。大疫當前,拳拳醫者心,江西省兒童醫院團委聯合消毒供應中心、醫務社工部開動腦筋,利用醫用材料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經過滅菌處理,第一批100個一次性口罩新鮮出爐。

疫情當前,口罩緊缺。兒童醫院開動腦筋,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

為什麼會想到自己來製作口罩呢?原來,三天前,團委書記、醫務社工部主任羅英看到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自制口罩的一則報道。她想,社區工作人員需要口罩,普通市民出門買菜都需要口罩,這個時期口罩是必需品,或許我們也能自己製作一些,以備醫院不時之需。說做就做,羅英先去找了消毒供應中心的熊優娟護士長,確定了口罩的醫用材料。在內蒙古醫院協會醫務社會工作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務社工部主任陸儷平的指導下,羅英制作模子,剪切樣板。她的姑姑羅愛鳳(新生兒外科工作人員)利用週末休息時間,自己在家用縫紉機縫製,兩個漂亮的口罩終於成型。這還只是開始,能被使用的口罩,必須是無毒和有效的。羅英拿著她的樣品,請教了院感科陳修文副科長和消毒供應中心熊優娟護士長,經過滅菌處理,確定用醫用材料製作而成的一次性口罩是安全有效的。

有了專家的這些話,羅英心裡有了底,她和熊優娟拿著口罩敲開了黨委書記傅超的門。傅超書記對此大為讚賞,他鼓勵職工自己動手,將抗擊疫情的決心細化到為實際行動上來,用熱情的幹勁化解一個個難題。團委迅速組織了十餘名團員青年、團幹成立了“白衣天使青年突擊隊”,聯合消毒供應中心和醫務社工部,由消毒供應中心提供原材料,團委提供製作流程,大家擼起袖子,拿起剪刀,幹勁朝天,3個小時就將第一批100個口罩的樣板剪切完成。之後熊優娟和羅愛鳳接過接力棒,將口罩車線,縫合,100個口罩終於製作完成。再將這些口罩送到消毒供應中心,經過包裝、封口、滅菌,總算大功告成。

疫情當前,口罩緊缺。兒童醫院開動腦筋,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


疫情當前,口罩緊缺。兒童醫院開動腦筋,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


疫情當前,口罩緊缺。兒童醫院開動腦筋,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


疫情當前,口罩緊缺。兒童醫院開動腦筋,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


疫情當前,口罩緊缺。兒童醫院開動腦筋,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


疫情當前,口罩緊缺。兒童醫院開動腦筋,自制了一批一次性口罩。


據悉,這100個口罩只是第一批成品,後期,我院將發動更多力量參與到此次行動中來,製作更多的口罩,以備不時之需。從細微之處著手,發揮創造性和積極性,為抗擊疫情增添一份力量。

感謝以下人員參與制作

消毒供應中心:熊優娟、李聰、劉小琴、曾毅、張瑜、肖清賢、羅華、龔娜彬、張紅

紀檢監察室:張靜、李麗華、張鈞

風溼免疫科:付玲、夏書紅

門診部:黃燕

血液二科:周雅雯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徐夢帆

急診科:郝玲莉

血液一科:曾芬

腎內科:鄒穎平

藥學部:翁詩瑤

人事科:廖禕

醫務部:鄒慧娟

宣傳科:魏美娟、袁鋒磊

新生兒外科:羅愛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