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成绝对,下联至今无人能对出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深,字数、结构相同而深受文人学者们的青睐。历史上也因此出现过无数让人拍案叫绝的对联,举几个例子:

1、明朝大学士解缙身材矮小,有权臣当众取笑他,出一上联: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成绝对,下联至今无人能对出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毫不示弱,稍加思索,立即反击: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真是对得绝了,不但挽回了颜面,还将对方羞辱了一顿。

2、有个秀才仗着有点儿学识,到处卖弄。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农夫挑着竹箩去卖,有大有小,于是便即兴发挥,高声吟到:

大箩是箩,小箩也是箩,小箩装进大箩里,两箩合一箩。

秀才吟罢十分得意,对着农夫摇头晃脑。农夫听得厌烦,刚巧有人抬着棺材路过,农夫灵机一动,也对着秀才吟道:

棺才

(材)是才,秀才也是才,秀才装进棺才(材)里,两才合一才。

顿时将秀才骂得灰头土脸,灰溜溜地走了。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成绝对,下联至今无人能对出

3、一个客栈的掌柜以酒为题给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出了一幅上联:

这冷酒,一点二点三点。

什么意思呢?“这冷酒”3个字分别带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要对这个对联的话,得找出一样东西,并具备“这冷酒”3个字同样的特征。

结果这个书生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一天一夜都没有想出来,后来还是一个高人托梦给他,在他门前放了一束丁香花,书生才猛然醒悟,对出下联: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萬)头。

一下就工整了。

4、还有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经典对子:

上联“小偷偷偷偷东西”成绝对,下联至今无人能对出

对穿肠: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今天,我要给大家出的这个对子至今几乎无人能对出完美的下联,上联是:

“小偷偷偷偷东西。”

下联该怎么对呢?

“小偷”是名词,“偷偷(地)”是形容词,“偷(东西)”是动词,也就是要找一个同时具备名词、形容词、动词功能的字来对应这个“偷”字,这个字怎么找呢?

目前比较接近的是:大侃侃侃侃南北孔明明明明事理,但都还是感觉有点儿生拉硬套。

你还有更好的答案吗?

读者们,如果喜欢本文章,请点关注转发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