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千古絕唱,世間絕音

——二胡曲《二泉映月》背後的故事

一、作品簡介

《二泉映月》這首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著名民間盲藝人華彥均(阿炳)的代表作。這首樂曲自問世以來,不僅以二胡獨奏形式,而且還先後被改編成小提琴獨奏、民樂合奏、民樂重奏、絃樂四重奏、二胡與樂隊等多種演奏形式的器樂曲,以它那優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樂內涵而蜚聲全球。該樂曲的音調素材,儘管與江南的“灘簧”音調及無錫的“錫劇”音樂都有一定的聯繫,但又很難說這是“原型”與“改編”的一種“脫胎”關係。我們應該知道,阿炳是一位演奏技術高超的民間藝人,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他所接觸過的民間音樂,如戲曲、民歌、小調以及道家“梵音”曲牌等,不計其數。這些音樂的音調已在他的腦海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的創作過程一般都是體現在自己的即興演奏之中,音樂素材,信手拈來,隨意發揮,將民間音樂的許多音調自然地揉合到作品中,以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思想。

《二泉映月》這首作品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著名音樂教育家、中國民族音樂學奠基人楊蔭瀏(1899-1984,江蘇無錫人,曾得到民間藝人瞎子阿炳真傳,在11歲時,向17歲的阿炳學過一陣琵琶等樂器,阿炳可算是楊蔭瀏的啟蒙老師。他不但植根於民族音樂的土壤,而且受到了良好的西方音樂理論的薰陶)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製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

《二泉映月》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這首二胡曲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同時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該樂曲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二泉映月》是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寶庫中一首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是中國民間器樂創作曲目中的瑰寶之一。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二、背後故事

說到這首膾炙人口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其實原本只是一首沒有標題、沒有特定內涵的“依心曲”,該曲名是音樂史學泰斗楊蔭瀏給定的。

1949年1月,剛到南京工作的黎松壽,在二胡界的一代宗師、導師儲師竹教授那裡上課時,為了活動手指,黎松壽無意中拉起了阿炳在街頭巷尾常拉的一段旋律,儲師竹教授聽後突然示意暫停,問這首曲子的來歷。隨之,儲教授吩咐弟子完整地再拉一遍,聽完之後連聲稱讚:“太美好啦,不僅富有個性,並且內涵深邃。這是嘔心瀝血的傑作。”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黎松壽後來成為二胡演奏家、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1950年,他與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蔭瀏、曹安和(楊蔭瀏的表妹(1905-2004,女,民族音樂學家,無錫人)等幾人一同去無錫為阿炳創作的二胡、琵琶曲錄音。由於他們的挖掘和搶救,使這首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才得以保留和傳承。

(一).曲名由來

只看《二泉映月》的曲名,似乎這首樂曲是以描繪景色為主的標題性作品。對此,曾引起過不少爭論。我們應當對樂曲標題產生的來龍去脈進行一番嚴謹的考究。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1950年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曹安和、黎松壽等人專程來到無錫為阿炳演奏錄音,當時參加錄音的還有祝世匡老先生。關於《二泉映月》曲名的由來,有一段很重要的資料:無錫著名音樂家、音樂教育家祝世匡先生曾在1979 年8 月14 日《無錫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定名經過》一文,祝老先生在文中寫道:“當年錄音後,楊(蔭瀏)先生問阿炳這支曲子的曲名時,阿炳說:‘這支曲子是沒有名字的,信手拉來,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楊先生又問:‘你常在什麼地方拉琴?’阿炳回答:‘我經常在街頭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楊先生頓時脫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說:‘光名《二泉》,不像個完整的曲名,粵曲裡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稱它為《二泉印月》呢?’楊先生說:‘印字是抄襲而來,不夠好,我們無錫有個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當即點頭同意。於是《二泉映月》的曲名就這樣定了下來。”

一首樂曲就這樣從原本的無標題音樂變成了似乎是描寫無錫惠泉山的優美景色為主的標題音樂——無錫二泉池,設有漪瀾堂、二泉亭等建築。農曆每月望日前後,月戀水,水懷月,同輝水韻。佳景天成。

這段資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要啟示:這首樂曲本來是沒有標題的,《二泉映月》的曲名是當初由楊蔭瀏、祝世匡等幾位先生即興商定的,與樂曲內容並無密切關聯。故而,我們對音樂的理解似乎不應完全藉助於標題,而應該從樂曲本身的音樂表現進行恰當的、合乎情理的分析。著名作曲家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二)搶救始末

參與搶救《二泉映月》的往事,很多人都知道。當年,在南京古林寺國立音樂學院進修的黎松壽,偶然拉了一段《二泉映月》中的主旋律,引起了楊蔭瀏教授、劉天華大弟子儲師竹的注意,於是,他們決定前往無錫記錄整理阿炳的作品。根據黎老的愛人曹志偉回憶:1950年9月,在雷尊殿附近的三聖閣,“當時我和我爸爸也在場,是他聯繫的場地,”楊蔭瀏、曹安和與黎松壽,終於將阿炳親自演奏的《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以及琵琶曲《龍船》等共6首刻制在了錄音鋼絲上。“再加上阿炳的妻子,還有音樂家祝世匡,當時共有8人在場,如今老黎也去了,見證者中只有我還活在這世上了。”後來,黎松壽還和師傅儲師竹一起為《二泉映月》擬訂弓指法,為其廣泛流傳奠基。如今,曹志偉仍珍藏有《寒春風曲》的原版帶子,而阿炳原聲的《二泉映月》現藏於國家博物館,“如果有機會,我希望把這個寶貴資料捐給國家。”

造化弄人,如果沒有各種機緣巧合,阿炳很可能只是一個生活安穩、普普通通的道樂高手,不會有《二泉映月》的誕生;《二泉映月》曾經的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廣泛流傳和名垂青史。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三、阿炳演技

阿炳是一位才華出眾、技藝超群的民間音樂家,他的二胡演奏也有很高的技藝和功力。阿炳的演奏技藝是他二胡藝術成就中的重要部分,他的二胡演奏細膩深刻、瀟灑磅礴、蒼勁有力、剛柔相濟、感人至深,他的民間音樂素養很高、修養廣博,演奏技巧非常精湛高超,在當時無人能出其右,也就是說,阿炳的琴藝十分了得,沒有任何人能超過他。

《二泉映月》由阿炳所創,也是他的主打樂曲,自然由他親自演奏。這首樂曲不僅在旋律上具有獨特風格,而且在演奏中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如,①阿炳在演奏此曲時,他運用二胡的五個把位,並配合多種弓法的力度變化,在演奏中,其音調抑揚頓挫,將情寄於景,使樂曲情景交融、深情動人;將意境展現得無比深刻,具有很強的抒情性。當人們在凝神聆聽這首感人肺腑的樂曲錄音時,不僅可以聯想起“水泉冷澀月如霜”的藝術境界,而更多的是猶見其人——舊中國一位剛直不阿的盲藝人,痛苦地向人們述說著人間的種種不平和自己坎坷的一生;②在弓法方面,阿炳以短弓見長,經常使用一譜一弓,如切分弓、顫弓、頓弓、提弓、小抖弓、斷弓等,音量飽滿、堅實有力。他的連弓雖然用得不多,但非常有特點,他吸取了戲曲音樂中絃樂的運弓方法,由弱拍進入強拍,形成弓法上的切分進行和延留進行。凡是遇到長音,便使用“浪弓”,在演奏進行時,他持弓的右手用力有輕有重,這樣既保持了渾厚的音色,又有比較明亮的效果。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如在聆聽欣賞《二泉映月》這首樂曲的錄音時,能使人感受到二胡發聲力度的強與弱,從而讓人領會、理解樂曲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阿炳在此樂曲中所抒發的,是對生活的無限感慨和悱憤之情;③在指法上,阿炳應用的是民間演奏中的定把滑音,在演奏時,左手始終放在二胡的第二把位上,在第一、三把位上的旋律多采用滑音演奏,這種技巧既減少了頻繁的換把次數,又能通過手指滑弦效果,使旋律的進行更加濃郁連貫。其食指、中指滑音的應用,豐富了旋律的韻味,摳柔、壓柔、不柔的相對比較及顫音、打音、帶音、大小滑音、原位上下滑音和各種裝飾音的靈活運用,加深了二胡演奏的表現力。

全曲的速度比較統一,但力度的變化卻相當大。阿炳根據感情的需要隨心所欲地運弓,運弓的強弱起伏配合以左手的按弦,通過指力的輕重造成音的頓挫,讓人聽起來感到連中有斷,音斷意連,曲調顯得更為生動、富有活力。著名二胡理論研究專家趙硯臣先生曾經這樣總結阿炳的演奏風格:“行弓沉澀凝重,力感橫溢,滯意多,頓挫多,內在含忍,給人以抑鬱感、倔強感,表現了一種含蓄而又艱澀蒼勁的美。”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四、社會評價

《二泉映月》不但曲名優美,極富詩意,更重要的是表達了作者發自內心的悲鳴和詛咒黑暗、憧憬光明的心聲。許多年來,由於這首樂曲具有濃郁的民間風味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致使該曲在中外樂壇迅速地傳播開去,流傳甚廣,久演不衰,成為許多著名樂團演奏的經典曲目。毛澤東主席在20世紀50年代初於上海聽了這首《二泉映月》後,評價說:“它具有濃郁的民間風味,很好,要發揚光大之。”周恩來總理也非常喜愛這首二胡名曲,並指示有關部門灌製專門唱片,當作珍貴禮品贈給來訪的國際友人。毛主席非常重視和推崇民族優秀文化,親切觀看了遼寧芭蕾舞團進京演出的芭蕾舞劇《二泉映月》。著名音樂家、中國小提琴第一人、20世紀50年代擔任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的馬思聰先生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與著名大提琴家劉烈武先生在聽了阿炳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錄音後,對阿炳爐火純青的二胡演奏技藝十分欽佩,說:“他(阿炳)的二胡弓弦長得像一望無際的火車鐵軌,很難聽出換弓的痕跡。”特別是影響最大、流傳最為廣泛的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對該曲的一段評價。那是1978年,小澤征爾應邀擔任中央樂團的首席指揮,席間他指揮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和著名作曲家吳祖強改編的絃樂合奏《二泉映月》,當時,小澤征爾並沒有說什麼。第二天,小澤征爾來到中央音樂學院專門聆聽了該院17歲女學生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呢喃地說:“如果我聽了這次演奏,我昨天絕對不敢指揮這個曲目,因為我並沒有理解這首音樂,因此,我沒有資格指揮這個曲目……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說著說著,真的要跪下來。

《二泉映月》曾經一場搶救,若無幾人努力,可能難以傳世

他還說:“此乃斷腸之曲!”並把《二泉映月》作為他所指揮的樂團的保留曲目。同年9月7日,日本《朝日新聞》刊登了發自北京的專文《小澤先生感動的淚》。從此,《二泉映月》漂洋過海,得到了世界樂壇的高度讚譽。

1985年,美國評出了10首最受西方人歡迎的流行樂曲,其中《二泉映月》名列榜首。六年後,一位英國音樂大師,在美國的一場音樂會上,聆聽了《二泉映月》的錄音後,非常激動地對一位貝多芬的故鄉人說:這是“中國的貝多芬!中國的《命運》!”

《二泉映月》這首二胡作品的旋律,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相當優美且柔中帶剛,極具感人肺腑的悲劇力量,深刻地揭示並謳歌了舊中國一個剛正不阿的盲藝人阿炳坎坷的一生及其對於光明生活的追求。由於《二泉映月》的流傳與影響,不但成為20世紀中西的典範,而且在今天,仍然是經典傑作。祝願《二泉映月》這首經典,穿越千載,歷久彌新;祈盼“阿炳”這個名字,永遠在人間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