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也提交了請戰書”,江夏醫院一線有對姐妹花

楚天都市報2月10日訊(記者 陸緣 通訊員 張春紅 陳林)“姐,我已經向單位提交了請戰書,我也想上一線!”姐姐付萍是江夏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回想起年三十那晚妹妹將這個消息時情景,仍記憶猶新。

“姐,我也提交了请战书”,江夏医院一线有对姐妹花

妹妹付霞是江夏區婦幼保健院副主任護師,每看到堅守一線救援新聞,她就會想到了自己的親姐姐以及其他奮戰在一線的同事。江夏區衛健局緊急號召全區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火線支援抗疫一線倡議,她立即報請區婦幼保健院領導同意,火線支援抗疫戰鬥最前線。

隨著疫情持續升級,江夏區人民醫院相繼開闢5個隔離病區,仍無法滿足患者救治需求;1月29日下午,付萍臨危受命擔任呼吸與危重症科6病區主任,她所在消化內科病區整體調整為隔離病區,來不及調整,開科蜂擁而至的急切病人,50多張床位瞬間收滿,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過的。

“我不同意,你本來身體就不好,再說如果我們都在一線,家裡的70多歲父母怎麼辦?”姐姐心疼妹妹,更擔心有什麼閃失,年邁父母沒人照顧。

老父親也是一位醫務工作者,看著兩姐妹,沉默了許久說:“國家有難,你倆做為醫務人員,理應擔當責任。我們身體還很硬朗,不用操心,就安心的去吧。”

姐妹倆自團年飯後,第一次相見就在隔離病區。來不及寒暄,就被各自的工作拉開。“第一次見到這種陣勢,心裡確實有些害怕,都穿著隔離服,遠遠看誰也不認識誰,病人的病情也都很重......”不過,她很快適應了隔離病房的工作節奏。

自從進駐隔離病區,付萍就重複著“白+黑”工作模式。2月9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6病區,首批5名患者順利出院,平均住院時間11天,作為科主任的付萍心裡的石頭輕了些,“抗疫十多天的我,和一個月前的我,簡直判若兩人,都不敢照鏡子了”。

為了更好地指導觀察出院患者,付萍建立“出院患者微信交流群”,主動邀請患者及家屬進群,給予後期專業指導和鼓勵,幫助他們更快回歸社會。

鑑於,妹妹天生樂觀性格,姐姐偷偷將她也拉進了群,希望在另一個戰場上“姐妹檔”持續發揮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