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過,三十歲的老年人

別過,三十歲的老年人


01


生活的天平上,當壓力大過夢想的時候,人總會增添很多煩惱,想的也會比做的更多。


會思考自己努力的意義、是否要繼續以往的生活方式,是否需要改變,以及究竟要做怎樣的改變。


甚至會有人想象能夠跨越時間直接到達老年人的生活狀態。


二三十歲覺得自己已經老了,應該去過老年人的生活,並不是個例,而是在很多人心裡埋下的種子,總會在低迷的情緒狀態下生長。


諸如此類的想法作為自我消遣釋放的方式可以理解,但當它成為真正向往的狀態,生活的現狀以及短時間的情緒就會變得很糟糕。


努力的拼了很久,卻看不到渺茫的希望,努力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恰如很多人提及的話題:讀了那麼多年書,生活還不如高中就輟學回家,靠著一畝三分地養家餬口的同學生活的輕鬆。


02


努力了很久,為什麼會突然的懈怠,失去了勇氣和前進的動力?


人到中年,往往會經歷類似的恐慌,自己做的是否是值得的?


來自工作、生活、父母、孩子一系列的壓力會讓人產生疲憊感,進而生成少量的暮氣,這不是罕見的現象,是很正常的自我舒緩。


慾望是人的內設程序,不斷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更大的自由度,以及更高級的思維能力,這是來自自身的驅動力,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都無法掩蓋和扼殺的原動力。


翻過更高的山,才會看到更大的海,經歷的越多,能夠接受和理解的也就越多。


遇見什麼樣的人,會成為影響你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的重要因素,有人把家長裡短作為生活的主旋律,有人把自我生長看成更高級的自由。


內心真正想要的才是生活應該追求的,回到“羨慕”的田園生活並不難,重要的是這是否真的是喜歡的生活。


喜歡小孩的人很多,但喜歡帶小孩的人很少,田園生活也一樣,看似恬淡而自由,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是否能夠接受打藥施肥蚊蟲叮咬等一系列瑣事。


03


生活總是會有瓶頸期,困住了就是焦躁迷茫,突破了就是天空海闊。


生活就是不斷的渡劫,渡過了就會晉升到新的段位,能夠理解的問題也就越多。


人生並不是不值得,其實值得你去做的事情有很多,沒有必要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累是正常的,因為在走上坡路,如果真的感到輕鬆的時候,就需要有隨時可能被替代的預警。


努力的意義在於給自己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也是思維上的。


對待同樣的事情,可以有更清晰的邏輯思維,更廣闊的思辨能力,便不會讓自己糾纏在其中無法自拔。


誰都可以選擇安逸的生活,重要的是是否有能夠支撐這種生活的能力,更進一步,在到達一定層次的時候會發現更好的生活,這就是努力的意義所在。


提升自己能夠選擇的能力,而不是被生活被動選擇。


可以有接受的權利,也要有拒絕的能力,生活才能真的如你所願。


04


人要有底線,守住底線,才能做到本真的自我。


人不設上限,突破上限,才能迎接更好的人生。


36.5°的我,想給你100°的沸點。

文章首發微信公眾號:十九日記(shijiuriji),我在那裡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