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違治亂!鄉村舊貌展新顏 |隴南人居環境整治進行時

 初春的康縣,青山如黛,綠水如弦。在群山的環抱中,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鱗次櫛比,房前屋後,各類花卉綠植盡吐芬芳,儼然一幅妙趣橫生的水墨畫。  

  近年來,隨著康縣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美麗鄉村建設逐步推進,一幅生態與人文完美融合的美麗鄉村新畫卷已徐徐展開。

  

拆違治亂!鄉村舊貌展新顏 |隴南人居環境整治進行時


  鄉村舊貌展新顏

  

  驅車從望關鎮出發,一路向南,還未到貫上村,一座座嶄新、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已映入眼簾,房前屋後栽滿了綠植,蔥蘢的綠樹環繞四周,潺潺河水繞村而過。 

  村民賈志剛的新家就坐落在這裡。

  而在不遠處,隨著大型挖掘機的陣陣轟鳴,原先破舊低矮的老房子應聲而倒。賈志剛和其他村民一起,正在清理轉運地上的土塊和木椽……

  “我們家的老房子是土木結構,本就不結實,受去年‘8·7’暴洪災害的影響,已經搖搖欲墜了。為了解決一家人的住房安全,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只花了2萬元,就將新房建起來了。”賈志剛邊幹活邊說。


拆違治亂!鄉村舊貌展新顏 |隴南人居環境整治進行時


  “去年年底,村裡通知我要將老房子拆了。一是不安全。二是要美化村裡的環境。老房子是祖上留下來的家業,要拆了,心裡有點捨不得。”賈志剛說。 

  經過村幹部不斷地講解政策和勸說,賈志剛很快就點頭同意。也正是在這個“先例”的帶動下,貫上村的絕大多數村民紛紛響應了建新居、拆舊屋的號召。

  一路走一路看,貫上村的美麗嬗變只是康縣大力推進拆違治亂專項行動,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縮影。在山清水秀的康縣大地上,一場拆違治亂,改善人居環境的戰役已經打響。

  

  一路春風滿目景

  

  驚蟄時節的一場春雨,滋潤了沉睡的大地,喚來了康縣的春天。 

  ”花滿康縣”活動也徐徐拉開大幕。 從縣城到鄉村,從燕子河畔到山中田園,從公路兩邊到村道路旁,從機關大院到居民農戶,隨處可見人們栽花種樹、增植補綠的身影。

  “大家再加把勁兒,今天一定要把竹子全部栽完。”

  “保證完成任務。”

  車行半路,記者看到,一支由白楊鎮幹部群眾組成的植樹隊正在公路兩側熱火朝天地栽種著花草樹木,白楊鎮人大主席秦小寧正一邊勞動,一邊為隊員們加油鼓勁。


拆違治亂!鄉村舊貌展新顏 |隴南人居環境整治進行時

  

  大家分工明確、幹勁十足,分苗、挖坑、扶苗、填土、夯實,有條不紊地完成好每一道工序。一會的工夫,近百米的公路兩側便已鮮花成簇、綠樹成排。

  據介紹,自“花滿康縣”活動開展以來,白楊鎮已有1000多名幹部群眾,自發對康陽公路白楊段兩側的綠化帶進行了植綠和維護,這其中還包括一名年近古稀的老大爺。

  當問到這麼大年紀了為什麼還要來參加勞動時,大爺拍了拍手上的土,操著濃重的當地口音說:“習總書記都說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家鄉的環境,當然也要算我一個哩。”


  全域旅遊添活力

  

  山環水繞、雀鳥啼鳴,不覺中便已抵達素有“甘肅西雙版納”“天然氧吧”之稱的陽壩鎮。

  這裡無水不秀,無山不青。有波光粼粼的月牙潭,碧海浩渺的天鵝湖,穿石噴玉的海棠谷瀑布,也有平靜如海的河灘。雖才到早春,但已經有不少遊客來到了陽壩休閒度假。

  “這是我第一次來陽壩,真沒想到甘肅還有這麼一塊寶地。有山有水,有茶園,還有農家飯,在這裡生活,真的太安逸了。”來自漢中的遊客張繼忠激動地說。


拆違治亂!鄉村舊貌展新顏 |隴南人居環境整治進行時


  正如張繼忠所說,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村旅遊的不斷深入推進,更多外地遊客來這裡休閒度假,也隨之帶動一大批青年返鄉創業,脫貧致富,劉樹斌就是其中之一。

  “自從村裡開始發展鄉村旅遊之後,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來村裡旅遊,於是我便開辦了一個農家客棧”,天鵝湖新村村民劉樹斌說,“一到夏天,家裡的20間客房天天爆滿,生意非常好,一年下來,收入20萬不是問題。”

  近年來,康縣始終以“著力打造一個不要門票的生態旅遊大景區”為宗旨,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的有效抓手,僅去年一年,就新建成美麗鄉村92個,全縣美麗鄉村覆蓋率達90.6%,為實現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站在天鵝湖畔,放眼望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時一地,皆是風景。如今的康縣,正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總要求,多管齊下,精心描繪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畫卷。


  (圖文/記者 石鼓 馬海濤 陳曉旭 李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