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常識補短板,醫護培訓進社區:潮陽光明社區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關”

“把紅外線體溫計對準額頭眉心正中間,距離3到5釐米,按一下持續1秒,聽到嘀一聲再拿出來看,正常體溫是36度到37.2度之間。 ”2月10日上午,潮陽區和平鎮光明社 區黨群服務中心迎來了潮陽區同濟醫院防控新冠肺炎工作小組的醫護人員,一場針對鄉村基層防控疫情常識“短板”的培訓正在這裡舉行。

防控常识补短板,医护培训进社区:潮阳光明社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关”
防控常识补短板,医护培训进社区:潮阳光明社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关”
防控常识补短板,医护培训进社区:潮阳光明社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关”

原來,作為光明社區與同濟醫院開展黨支部共建的實際行動,社區以不聚集為前提,組織少數核心黨員幹部現場聽講,再以小視頻、圖片等形式,通過網絡傳遞給全體社區幹群,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防控常识补短板,医护培训进社区:潮阳光明社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关”

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和前線“戰場”。 隨著返程復工高峰的到來,這場戰“疫”到了更加關鍵的時刻。 社區大門是人員車輛進出、體溫監測和登記發現疫情動態的第一道關卡,對遏制病毒擴散至關重要。 據市政府辦公室派駐光明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陳釗樺介紹,這段時間以來,光明社區全員動起來防控疫情,一起清潔環境衛生,做好消毒工作,通過社區廣播循環播放防控疫情常識和相關政策措施,村幹部入戶宣傳排查,真正把疫情防控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落實聯防聯控,科學有效抓好疫情防控,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為了從嚴把好第一道關卡,提高基層工作人員排查能力,社區“兩委”在百忙中依然決定抽出時間組織培訓。

防控常识补短板,医护培训进社区:潮阳光明社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关”

培訓中,醫護人員講解新冠肺炎的防護重點,並現場演示正確佩戴口罩、使用 紅外線體溫計等常識; 到社區出入卡口現場答疑解惑,指導工作人員如何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對出入人員測量體溫。 醫護人員還走進社區居民家中,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等。

防控常识补短板,医护培训进社区:潮阳光明社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关”

“近期在新聞報道中發現,還有部分人佩戴口罩沒有遮蓋鼻子,這個問題引起我們的重視。 ”同濟醫院院長林國忠告訴記者,光明社區非常重視防疫工作,主動聯繫醫院,希望醫護人員為基層幹部提供防疫指導,醫院組織4名骨幹利用輪休時間前來社區做 宣教,希望通過現場指導能幫助一線基層幹部瞭解更多防疫知識,還帶來一批由義工組織捐贈的口罩、消毒液等較為緊缺的防疫物資支援社區一線。

防控常识补短板,医护培训进社区:潮阳光明社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关”

“培訓提高了大家的認識,如測體溫時,車內開著暖氣或者在太陽下,都可能導致體溫偏高,存在誤差,應停一下到陰涼處測量。”光明社區治保主任鄭武毫表示,醫護人員給基層帶來專業知識,有助於科學防治,築牢保護健康安全的堅實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