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2019級文管本科生的閱讀分享

一份來自2019級文管本科生的閱讀分享

今日看點

在言之有範發佈假期讀書倡議後,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熱烈反響,在後臺有許多讀者留言與小編交流期望能夠分享更多書目。此次分享的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2019級文管2班部分同學們的閱讀書目及閱讀體會。

《理想國》

[古希臘] 柏拉圖 | 著

河南大學出版社

一份来自2019级文管本科生的阅读分享

分享人高伽艾

經典的影響力,不在於天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於振聾發聵的論斷,而在於它給世人幽暗閉塞的觀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閃光。它提出一個命題,它給出一個假設,這些根本的有關最古老悠久的意識形態的疑問,使得後來的思想家有了發揮的空間,也為後世提供了無數社會體制的可能性。不管它是一位絕對權威,還是一個極端惡魔,對它的肯定抑或反對構成了我們在思想上賴以前進的基石。

《鄉土中國》

費孝通 |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份来自2019级文管本科生的阅读分享

分享人李心雨

費孝通先生大讚人們在藐視鄉下人土氣時用的“土”字用得精妙,因為中國傳統社會的小農經濟依靠的正是土地。正是因為有了土的滋養,才有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才有了聚村而居、與世無爭的傳統生活,才有了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根源。

提到“土氣”,我們總是會想到帶有藐視的意味,但是作者費先生別出心裁,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了這個“土”字。鄉下人與土之間,的確有深厚的情感。從我的成長經歷來看,每一個階段都有土的“陪伴”。爸爸從田裡回來時衣服上的土,帶著泥土的氣味。我稍微大一些的時候,大人農忙時帶我到田裡去,採野花捉蝴蝶,在土地裡歡樂地跑跑跳跳,就連跟小夥伴們一起的娛樂項目,也是與土親密接觸的玩泥巴。我小時候如此,再上一輩,上上一輩,一定跟土更加熟悉親密。鄉下人靠土吃飯,與土緊密相連,形成一種習俗,文化。費先生對“土”字這樣的解讀貼合實際,富有感情,讓我讚歎。

《果殼中的宇宙》

[英] 史蒂芬·霍金 | 著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年08月

一份来自2019级文管本科生的阅读分享

分享人陳奧婕

《果殼中的宇宙》這個書名出自莎士比亞的著名戲劇《哈姆雷特》,劇中的哈姆雷特認為即便把他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這充滿隱喻的描述又恰巧與霍金所認同的宇宙觀相同——現代量子宇宙學認為宇宙是由一個果殼狀的瞬子演化而來的。而廣義上的粒子和生命體又或許都有著與哈姆雷特相似的感受,只是我們尚且無法探究它們哪些是跳脫空間的存在。僅是一個簡單的標題文學藝術與科學研究的相通性便可見一斑,文學可以給科學以啟迪,而科學的解釋又何嘗不是對文學之美的強有力作證?

《社會契約論》

[法] 盧梭 | 著

商務印書館

一份来自2019级文管本科生的阅读分享

分享人荊雪倫

契約精神之下的人是否喪失了自由?我認為非但沒有,而且恰恰相反,契約精神不是單方面強加或脅迫的霸王條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守信精神,可以說,契約精神讓人在一定程度上變得更加自由。盧梭說: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契約給予了人一定的自由與權力,因而人也許盡到一定的義務與責任,但這份義務與責任不代表著不自由,因為其是你在自願遵守契約精神的同時自願承擔的,換句話說,此時看似的“不自由”,恰恰代表著一種自由,自我選擇的自由。因此,在我看來,這種契約精神正是對天賦人權的最好保證,它使人們可以最大限度地行使自己的各項基本權利,獲得自由與平等。

《烏合之眾》

[法] 勒龐 | 著

中央編譯出版社

一份来自2019级文管本科生的阅读分享

分享人楊丹娜

勒龐明確指出,群體中個人的個性因為受到不同程度的壓抑,即使在沒有任何外力強制的情況下,他也會情願讓群體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更多地表現出人類通過遺傳繼承下來的一些原始本能。群體中的個人會表現出明顯的從眾心理,這種精神統一性的傾向,造成了一些重要後果,如教條主義、偏執、人多勢眾不可戰勝的感覺,以及責任意識的放棄。由於這種簡單化的思維方式,群體並不認為真理,尤其是“社會真理”,是隻能“在討論中成長”的,它總是傾向於把十分複雜的問題轉化為口號式的簡單觀念。在群情激奮的氣氛中的個人,又會清楚地感到自己人多勢眾,因此,他們總是傾向於給自己的理想和偏執賦予十分專橫的性質。“個人可以接受矛盾,進行討論,群體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在公眾集會上演說者哪怕作出最輕微的反駁,立刻就會招來怒吼和粗野的叫罵。在一片噓聲和驅逐聲中,演說者很快就會敗下陣來。當然,假如現場缺少當權者的代表這種約束性因素,反駁者往往會被打死。”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勒龐觀察到的另一條群體心理學規律:約束個人的道德和社會機制在狂熱的群體中失去了效力。

《美學散步》

宗白華 |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一份来自2019级文管本科生的阅读分享

分享人黃茵婷

美是什麼,美從哪裡尋找?宗先生說:詩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藝術的美,一是自然的美。在我眼裡在我的生活中我相信美無處不在,同樣的在宗先生眼裡亦是如此,欣賞美,需要主觀的心理條件,也需要客觀的物的條件。美離不開生命的表現,他不是死的機械的空洞形式,而是具有豐富內容有表現有深刻意義的具體形象。所以單單從內心裡尋找美是不足夠也不可能的。美的蹤跡要到自然、人生、社會的具體形象裡去尋找。用什麼來尋找美,來發現美呢?我們常常在文章裡說:我們需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誠然,這是客觀條件,不過欣賞美還需要發自內心,需要心的陶冶。

《中國藝術精神》

徐復觀 | 著

商務印書館

一份来自2019级文管本科生的阅读分享

分享人漆梓萌

西方藝術往往有鮮明而具體的主題,倘若僅僅依靠對於一幅作品,甚至一系列作品的走馬觀花。在星光璀璨的藝術長河之中,唯有因深感渺小而產生自責情緒,我們對於美的體悟也僅限於此。對於現實經驗幾乎沒有指導作用。因此,在藝術面前,碰壁是常事。因而中西藝術精神可以說是完全相反。中國在渡過儒家以自覺或不自覺的道德精神為主體的藝術發展史之後,莊子將更加純粹,格局更加超然、寬廣的人生體悟和功夫修養轉化成單純、實在、不期然而然的藝術會歸。最後磅礴地匯聚於人本身的生理和體性。阿蘭在書中說將藝術的功能分為七項,分別是記憶、希望、哀愁、重獲平衡、自我認知、成長和欣賞。由此可見,西方藝術的生產最終是作用在價值層面的東西,對於社會和個體的影響是較為尖銳、準確、和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而中國藝術的精髓在於無意識的、“不為藝術而藝術”。因此比西方多出的最後一環,即所藝術性力量的反作用和融匯昇華。這種精神帶來的影響是長時間的、概念上的、流動而靈活的。

END

假期讀書分享第一彈來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範周教授給你的五個建議請收好

2020年春節:身體在家,靈魂如何在路上?

叮咚!這裡有一份您的閱讀書單,請查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