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在最近幾天的新聞中,免疫力被頻頻提及:健康科學的底層邏輯:人體免疫力系列.

張文宏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患者在被隔離治療的14天裡,是最難的時期,一些病重的患者可能會身體出現多臟器衰竭,醫護人員除了用藥物治療病毒外,做的最多的就是陪著他們一起熬,熬到身體免疫力恢復,熬到體內抗體恢復到可以對抗病毒

張伯禮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我們不主張沒有病的人吃藥,或者用點什麼藥來預防,因為現在沒有合適的藥來預防。中藥治療是對症治療,中藥治療針對的不是病毒,而是調節肌體的免疫狀態。我們得病,是病毒和人體免疫力博弈、鬥爭的結果,往往病毒勝了就得病了。所以,抵抗力提高,往往不容易感染,(即使)感染也是輕的


李蘭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感染病學家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什麼叫易感人群?指的是原來沒有感染過,沒有抵抗力,沒有免疫力物質的產生,所以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的時候,是比較容易感染的,叫易感人群。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新發現的病毒類型,所有人群都是易感人群,而老年人、抵抗力差的人、有基礎疾病的人,又是更易感的人群,感染後也更容易發展為重症。

傳染病來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消毒,保持公共環境衛生。身心健康也非常重要,要有一定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何裕民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臨床腫瘤專家,中華醫學會理事兼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攘外先安內,打鐵還須自身硬。專業研究已明確,對新冠病毒,自我免疫力、抵抗力才是真正最重要的,腫瘤與免疫系統異常有著很大的關係,在癌症生存者全程長鏈管理的研究中我推舉多項措施以調整、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在疫情期間,腫瘤等有基礎病的患者尤其應注意加強自身免疫系統


王月丹

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教授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對個人防護來說,戴口罩有一定的作用,因為口罩對SARS有防護作用,這次病毒與SARS有類似(傳播)途徑,戴口罩可能會有用。此外,公眾應當注意環境消毒,手部清潔。可以使用一些空氣消毒的裝置,比如在空氣中噴灑消毒藥水。注意保暖、休息、進食高熱量易消化食物,提高自己免疫力


王斌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建立起自己的健康免疫力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相信,我們已經採取的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定會有成效,另外一方面還要相信自己,我們本來就具備免疫力,保持鎮定,保持樂觀,樂觀自信的內心是最好和最強大的免疫力。

陳德昌

上海援湖北醫療隊成員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目前對病毒沒有什麼特效藥,藥物只能抑制病毒的複製,不可能通過藥物把病毒殺死,從體內清除出去,殺死病毒並將它排除體內還是要通過我們體內的一些免疫功能。


邱海波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著名重症醫學專家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目前一些接觸到病毒的人,會有幾種不同的反應,一種是自身有足夠的抵抗能力(免疫力),能自身把病毒清掉;一種就是病毒在上呼吸道能夠繁殖,但是沒有症狀,當然可能還有很多病人是輕症病人,表現出乏力、發低燒、發熱、乾咳的症狀。少數病人才會發展成重症或者微重症。

流感,人類至今無法消滅,而且每一次都帶著新名字:

2003年,SARS來襲

2009年,H1N1來襲

2013年,H7N9來襲

2017年,H7N9再次來襲

2020年,NCP來襲

(注:2月8日,新聞發言人現場發佈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為“NCP”。)

美國疫苗專家認為,流感病毒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會變異,每次出現都會帶著不同的基因,又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形成不同的基因序列,以致人類很難研發出針對性的藥物對抗病毒,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擊敗它。

疫情當下,每個人都是易感人群,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免疫力會幫助我們抵抗它,清除它!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武漢首發的新冠病毒肺炎引發的疫情揪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的陰霾沖淡了新年的喜氣,但是疫情中人性的光輝,平凡人的溫暖之舉也讓我們相信疫情無情,人間有愛。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這八人講話刷屏,全民提高免疫力刻不容緩!免疫力世界最好的醫生

人間自有真情在

2020年,出現了很多感人的事蹟,第一次在工地上吃年夜飯,第一次在隔離病房裡拜年,第一次為了工作剪去長髮,第一次為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免費送餐,全國各地無數愛心之舉全面出擊抗擊疫情……

武漢萬豪酒店,有北京上海的醫療隊,近400人住在這裡,大年初三下午來了一個農民,他開著農用三輪車過來,車上裝了24箱蔬菜,他說:“聽說醫療隊住在這裡,我送些新鮮蔬菜來。”他堅持不要錢,這個質樸的農民,騎了40公里電動三輪車,他不會用導航,一路問路找到酒店,臉和手都被風吹得通紅,但他很開心告訴酒店的人:“這是最新鮮的!我只有這麼多了。”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哭了。這位秦師傅,45歲,是武漢的一位平凡菜農。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定宇自2019年12月29日起,帶領著全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奮戰至今,在疫情中“逆行”的這段日子裡,他往往凌晨兩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里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但醫生也是血肉之軀啊,身為醫務人員的張定宇在幾年前被確診為漸凍症,他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他依然還是選擇站在最前線,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這段日子例:

浙江湖州83歲的林大爺,為了抗擊疫情,捐出自己的積蓄1萬塊錢,捐款的時候,他不斷強調:“不要寫我的名字,也不要報道我,要寫就寫‘一個知恩者’。”可是,老人的日子其實過得也很艱難,老伴常年臥病在床,靠他每天回收廢品維持生活。大家知道這個情況後便把老人的錢還給了他,可是之後老人又悄悄地把錢給捐了,這次老人的落款是——一群網友。

閆莊大蔥是嵩縣特產,在豫西地區遠近聞名,臨近春節,聽說武漢疫情嚴重,村裡的村民想為武漢做點什麼,最後決定把村裡種的大蔥捐給武漢。嵩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而且因為聯繫不到刨蔥機械,300多個村民到地裡用手硬拔了3天,村民張現良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也是為抗擊疫情盡一點綿薄之力,比起在一線的人這不算什麼。”火車司機王小偉說:“家裡人知道我要去武漢送蔥,都很擔心,但我覺得能為疫區出點力,很有意義。”2月4日,河南省洛陽市嵩縣的10萬斤大蔥順利抵達武漢。

中國加油!向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