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歡樂喜劇人》第三期播出,期待已久的盧正雨終於登臺了。但出乎人意料的是,盧正雨的節目作品竟然是在節目現場公放了一段影片。節目之後,盧正雨節目內外均飽受爭議。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盧正雨和他的"盧小魚"

在《歡樂喜劇人》舞臺上,出現了導演盧正雨。在這裡對盧盧正雨先做一簡單介紹,盧正雨是早期網劇的試驗者,也是早期網絡作品流量過億的佼佼者。在自導自演的作品中,飾演盧小魚,其詼諧搞笑的風格,深受觀眾喜愛。同樣他也是周星馳《美人魚》電影的執行導演、編劇之一,被稱為"周星馳的接班人"。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盧正雨登臺亮相。許多人對他抱有期待,但是等到第三期播出時,沒想到他口中所說的喜劇新形式竟是播放了一段影片。在節目開始前,盧正雨表示自己對自己的未來比較迷茫,對自己的定位比較迷茫。但斟酌再三,自認為自己更偏於影視,而此次登臺就是要帶給大家新的喜劇形式,展現於舞臺上。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公放影片是創新嗎?

當盧正雨的節目開始時,大家才發現盧正雨讓大家看了一小段"未完待續"的影視喜劇片段。對於這一行為,不少人質疑到:盧正雨的"迷惑行為"是認真的嗎?在舞臺上公放影片是創新嗎?並不是。粗看一個是舞臺形式,一個是屏幕形式。盧正雨在舞臺上公放了一段影片,讓現場的觀眾和後臺參賽者一臉蒙圈。正並不是什麼創新方式,如果說屏幕表演打破了舞臺形式的話,那麼也應該是舞臺人員和高科技的完美結合,打造的各種形式或者是帶給大家不常見的舞臺表演形式。

將影片公放給臺下的觀眾和屏幕前的觀眾,這一形式是創新嗎?對舞臺表演是創新嗎?並不是。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喜劇的呈現形式有很多種,影視劇、舞臺劇、二人轉、相聲、小品等等。在這其中,影視劇是以影片的形式呈現給大家。舞臺劇、二人轉、相聲、小品等雖說也可以說通過影視片段的方式呈現給大家。但是大眾更傾向於它們的舞臺呈現。舞臺上單單隻播放影片,然後自詡為喜劇的新形式。可以說,有些牽強。在節目中,盧正雨說現場觀眾幾年的觀看方式要改改了,於是就給大家放了一段"未完待續"的影片。這種自欺欺人的說法,令人臉紅。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這並非傳統和新穎的區別,這是創作者是否尊重舞臺的較真兒。盧正雨把舞臺變成了影院,請大家看了一段影片。然後解釋為自己表演完了。舞臺表演首先是實景真人表演,帶給現場觀眾的感覺就是沒有屏幕隔閡。盧正雨不僅沒有打破舞臺的隔離感,更是給現場觀眾一屏幕的疏離。舞臺中運用到影視片段或者說放一部分影視片段,並不新鮮,這一元素早已是事實,盧正雨並沒有創新,呈現形式和創作元素不能混淆。他的大膽,就是大膽在,直愣愣全程放了影片,然後理直氣壯地告訴所有人我的表演結束了。他表演了,他表演了,但在影視片段裡,在屏幕上,沒有在舞臺上。所以,如果硬要說他在舞臺上表演完了,不如說是影片在舞臺上播完了。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這公平嗎?

答案是否定的:對於公平與否,許多觀眾和參演人員表示這非常不公平。如果說,舞臺比賽可以放影片的話,那麼就像後臺參賽者所說的那樣,哪所有參賽選手都提供影片得了。舞臺表演上演員因為身體、心理等存在著出錯率和表演事故的可能。但是影片,演員理論上可以無限次表演,然後截取自己滿意的表演片段,通過剪輯、配樂、特效等製作成一部影片。但是舞臺上的演員在登臺上的那一刻就只有一次,沒有糾錯和重來的機會。

用影片放映來充數,並表述為喜劇的新形式,可以說是強詞奪理了些。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盧正雨的目的:

相較於盧正雨參賽的目的而言,個人更傾向於盧正雨只是想借助《歡樂喜劇人》舞臺來增加自己的曝光量,增加自己作品的曝光量。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可以說,盧正雨似乎並沒有參賽的慾望和目的。與其說是來參賽,更不如說是來打廣告。盧正雨在創造了系列劇《大俠盧小魚》之後,如願以償和自己的偶像周星馳合作。盧正雨參與了周星馳一系列電影的製作,同樣也推出了自己的電影影片《絕世高手》。可能是對盧正雨的期待過高,總希望這位"周星馳的繼承人"能夠拍出周星馳高作的水準。但看過影片後,盧正雨的口碑大打折扣。

盧正雨“遭”圍攻?,請您先尊重舞臺

此次參加《歡樂喜劇人》,想必也只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量罷了。只是這次試水《歡樂喜劇人》,現場評委和觀眾先後無情地批判了他,候場參賽者更是直言他是"無賴"。對此,有朋友表示盧正雨明顯是被節目組"坑了"。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小夥伴們評論區積極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