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防護就不怕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防護就不怕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

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1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2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3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廣義的氣溶膠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μm)的集合。而狹義的氣溶膠指能夠懸浮在空氣中的更小的固體和液體顆粒。

簡單來說:氣溶膠的本質是能夠懸浮在空中的微粒。相較於一般的空氣傳播來說,氣溶膠能懸浮得更久、飄得更遠。就好比走在路上聞到煙味,但身邊明明沒有人,這就是菸草燃燒後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的氣溶膠。


舉個例子

要進一步理解氣溶膠傳播,需要明確氣溶膠的空氣動力學,以咳嗽為例。

時間點①:A 產生羽流狀氣溶膠,B 同時受到大直徑的飛沫接觸和小直徑的微粒吸入,而遠距離的 C 未受影響。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防護就不怕

(圖片來源:Jones RM, Brosseau LM.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J Occup Environ Med.

時間點②:氣溶膠開始擴散,許多大的顆粒開始沉降,B 只吸入小直徑微粒,C 仍未受影響。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防護就不怕

時間點③:氣溶膠進一步擴散,大顆粒沉積在地面,B 和 C 均可吸入小直徑微粒。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防護就不怕

狹義的氣溶膠傳播指的就是時間點③C 吸入懸浮微粒的這個過程。

暴露氣溶膠後,氣溶膠在呼吸道中的沉積與微粒直徑和呼吸道部位有關,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提供的簡化模型,大致情況如下表格: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防護就不怕

原來你是這樣的氣溶膠

有人擔心,氣溶膠在空氣如影隨形,誰知道什麼時候飛來一群有病毒的氣溶膠。

很多呼吸道疾病都可以通過氣溶膠傳播,氣溶膠並不算一種新的傳播途徑。大家聽說得少,可能會產生疑慮和恐懼。同濟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說,氣溶膠是懸浮在氣體中的顆粒,形成空氣中的小液滴。它並不是一直飄,很容易沉降,附著在物體表面。這和接觸傳播防範要求相同。

即使是飄的狀態,一來我們有口罩防護,所以提倡正確戴口罩,口罩要遮嚴口鼻,儘可能減少面部和口罩邊緣之間的縫隙。二是病毒致病也要達到一定的量,在空曠、人少的環境裡,氣溶膠被稀釋了、吹散了,微量的含有病毒的氣溶膠不太可能讓人“中招”,在封閉的空間,如電梯、辦公室,氣溶膠感染風險才會高一些,所以提醒大家不要聚集,排隊時相隔1.5米到2米左右是個比較安全的隔離距離。


電梯裡會不會有氣溶膠?

電梯被認為是高風險地帶,會不會前面一個人留下了帶病毒的氣溶膠,正好被後面一個人吸入。長江航運總醫院感染科專家組組長許綠葉認為,理論上有這種可能性,所以之前推薦的防範舉措都是有效的,減少出門,不聚會,必要外出時戴緊口罩。建議身體不接觸電梯空間,按電梯鍵時,可以用紙巾隔一層再按,回家後立即洗手。


踩上了氣溶膠怎麼辦?

氣溶膠會沉降,如果踩上了氣溶膠怎麼辦。專家認為,不用過於擔心,絕大多數人的習慣,室外和室內穿的鞋子都是分開的,出門穿的鞋子可以放在門口,不放到室內來。如果實在擔心,可以參照為鞋子消毒的方法,在鞋底噴灑消毒水。


居家防疫要做到“七個要”

針對上述提到的傳播途徑,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呼籲廣大社區居民,一定要注意防範聚集性疫情的發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識,居家防疫要做到“七個要”:

1要取消一切社會活動聚集,要勸阻重點疫區的親朋好友推遲訪程計劃;

2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3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要講個人衛生:飯前便後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5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症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

6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來返滬人員要配合相關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儘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帶好口罩;

7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後儘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

來源:呼吸時間、南方都市報、長江日報等


總監製:劉婧 監製:趙雙喜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防護就不怕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做好以下防護就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