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騙你有多深

樓市騙你有多深


樓市裡,概念和名詞很多,但50%是沒價值的,30%是忽悠人的,最多不過20%是值得參考的。

所以說,想從新聞公佈的數據和指標來判斷未來房價漲還是跌,是最愚昧的。

今天,我給大家分析下媒體最常用,但是最具欺騙性的幾個數據,讓你看到數據背後的真相。最後再教大家如何判斷房價走勢。

01

租金回報率

租金回報率,也叫租售比,是指一套房子的年租金與房屋總價的比值,用以衡量投資房產的收益,也可以理解為,出租多少年可以收回成本。本文只討論住宅。


以上是2019年我國50座主要城市的租金回報率排行榜。

這個圖表,如果和國外相比,除了讓大家驚歎我國的高房價和煽動焦慮情緒外,一無是處,毫無任何實際意義和實操價值。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講:這種算法的租金回報率就是個天大的笑話。原因如下:

一、買入時間決定租金回報率

以上圖中的上海為例,2019年的租金回報率為1.8%,和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1.75%差不多,也就是說出租56年才能回本,如此低的回報率,買房還不如存銀行。

但問題的本質卻是,目前上海市場上用於出租的房子,回報率都比1.8%高出很多倍,原因就是,他們買的早。

2015年的上海房價相當於現在的1/2,2010年相當於現在的1/3,2005年相當於現在的1/10。

也就是說,如果你上海用於出租的房子,是2005年買入的,那現在的租金回報率就是18%,如果是2010年買入的,那現在的租金回報率就是5.4%,如果是2015年買入的,那現在的租金回報率就是3.6%。

真正只獲得1.8%租金回報率的其實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房產投資者都是享受著超高的收益率,房租早已遠遠覆蓋月供,而且很多早已靠出租回本。

對於任何一個城市來說,你買入的價格是恆定不變的,但是租金會隨著房價的上漲而同步上漲,房價漲的多,租金也會漲的多。

所以,最大的錯誤就是用現在的租金和現在的房價來計算回報率,這是毫無意義的。正確的算法應該是用現在的租金除以當年買入時的房價,這才是最客觀最實際的。

因此,千萬別被各路媒體所謂的報告和數據矇蔽,媒體和機構在博眼球時,永遠不會告訴你真相,或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真相。

其實,客觀的事實與上圖完全相反,不管你是10年前買入,還是5年前買入,同樣的資金投入,買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租金回報率一定是全國最高的,反而排名靠前的西寧、烏魯木齊這種城市卻是最不值得投資的。

二、忽略房價增值

租金回報率,這個數據的欺騙性,還體現在完全忽視了房價本身的漲幅。反而是,房價漲越快,租金回報率就越小。

當房價能夠在一年內翻倍的時候,只有傻子才會在意租金回報率的高低。我認識的一些投資客,房子寧可空關,都不出租,就是這個道理。

在房價暴漲面前,租金完全不值得留戀。

現在,你應該可以理解,我為什麼說租金回報率是個毫無價值的數據了!因為,除了譁眾取寵,從這個指標中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東西,沒有任何參考價值。用租金回報率來衡量投資價值,是最愚蠢的行為。

租金回報率,只有在房價、房租常年保持穩定的國家,才有分析價值和指導意義,在我國完全可以廢除。

5月23日,中國社科院發佈《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6(2019)》,預測2019年我國住宅銷售平均價格增長7.6%,並推測部分重點城市將大幅超過這個預期水平。

今年能否達到這個目標還是未知數,不過一二線城市房價和租金長期穩步上漲的趨勢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在一二線城市的朋友,只要租金可以基本覆蓋月供,就可以考慮繼續投資房產。但如果是高槓杆高月供,則需要耐心等待開啟大漲的政策信號。

02

房價收入比

房價收入比,是指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用來衡量買房難易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個家庭不吃不喝多少年可以買的起一套普通住房。


上圖中,深圳排名第一,也就是說,深圳家庭要不吃不喝34.2年才能買的起一套住房。

這個數據多麼的觸目驚心啊,但有誰見到過混了30多年才買得起房的人啊,中國住房市場化也才區區20年。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在深圳工作奮鬥5-8年結婚買房已經非常普遍。

房價收入比這個數據的欺騙性,主要是因為忽略了兩個重要因素:

一、買房可以貸款

深圳房價收入比34.2,指的是攢夠全款再買房需要34.2年,而現實卻是首套房只需要3成首付,剩餘可以貸款,所以,這個房價收入比最多是11。

二、大多數人不買房

還是以深圳為例,2018年末,深圳戶籍人口454.7萬,常住人口1302.66萬,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也就是說,戶籍人口只佔總人口的22.7%,剩下的77.3%都是非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

大量的外來人口,目的只有一個:賺錢,而不是買房。他們大多數根本沒有打算定居深圳,而只是來討生活,他們只需要租房,剩下的錢用來回三四線老家蓋房或買房。

當整個社會,超過一半的人不需要買房,而只需要租房或者住集體宿舍的時候,再用整個社會的平均工資來計算房價收入比根本就沒有意義。

所以,深圳的房價收入比,應該按照定居深圳,並且可以獲得房票的高收入群體來計算,而不是把外來務工人員統統包含在內。

每個城市的級別不同,吸引來的資金量和人才的數量也不同,所以,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應該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住房總價/高收入人群平均年收入

二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住房總價/中產人群平均年收入

三四五線房價收入比=住房總價/全社會平均年收入

房價收入比,這個已經被媒體玩壞的數據,除了被傻空偶爾拿來論證房價泡沫和聳人聽聞外,完全沒有實際意義,以此來判斷房價已經到頂更是無稽之談。


樓市騙你有多深


03

70城房價指數

國家統計局5月16日發佈了2019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4月有67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其中,漲幅居首的是秦皇島,漲幅達1.8%;北上廣深漲幅分別為0.5%、0.3%、1.1%、0.4%。


相信關心房地產的朋友,對統計局每月一報的這個數據絕不陌生。不過,我從來不看,也從來不關心,更覺得可笑至極。

由於工作關係,我認識一些體制內的朋友,比如上海各區的房管局、規土局和建管委的一些工作人員。

我曾多次聽他們透露,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上海的限價政策不僅僅是對新開樓盤售價限定天花板,而且,在任何一個市區高價盤要開之前,會要求開發商自己去郊區找一個低價盤,兩個盤同時到房管局去審批,一高一低拉平房價才能開盤,找不到低價盤給自己護體,想賣高價門兒都沒有。

所以,想讓統計數據好看,就多開幾個郊區盤,想讓房價下跌,就讓豪宅拖兩年。漲漲跌跌,一切盡在掌控。

當然,靠土地財政吃飯的一些二三線城市,故意抬高房價,以此避免土地流拍,保證財政收入,也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對於沒有支柱產業的中小城市來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是無奈之舉。

所以說,要判斷一個城市的房價漲跌,決不能看一手房的價格,尤其是官方的統計數據。而應該看二手房的成交量和成交價,因為,沒法掌控的才是最真實的。

04

如何判斷房價走勢

判斷房價走勢其實根本不難,你只需要排除掉不必要的干擾項,比如上面我提到的租金回報率、房價收入比、70城新房房價指數等等,這些通通沒有用。

你只需要牢記以下三點,房價走勢盡在掌握:

一、二手房數據

開發商賺不賺錢,賺多少錢,自己說了根本不算。而房東賺多賺少,完全自己做主。所以,房東自己掌控的市場,才是真實的市場。

一二線城市裡,判斷房價走勢,只需要關注兩個指標:每月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固定幾個板塊的簽約合同價。

三四線城市,由於二手房市場不發達,所以,要從一手房開盤價的走勢來判斷,相同板塊,相同品質樓盤,或者同一小區分期開盤,越開越貴,而且還是排隊搶房,那就說明房價開始全面上漲。

簡言之就是,一二線看二手房,三四線看一手房。

二、限購限貸

限購限貸是樓市的最大殺器,限售限商限離限企業,都是小兒科。

放鬆限購是引進外地投資客,放開限貸是鼓勵本地投資客,兩個都放開,房價最多一年就可以翻倍。

假如有一天,北京二套房首付從80%降至50%,上海二套房首付從70%將至40%,那才是房價大漲的前兆。

三、官媒導向

我國房價漲了20年,可為什麼還是有炒房客爆倉血虧呢?說到底,就是不聽話,入場時機不對,而且現金流熬不到房價反彈。

調控政策或是寬鬆政策出臺前,一定不會是風平浪靜突然宣佈的,而是會用官媒事先製造一種輿論導向和民心導向。


這是2015年去庫存和2018年穩房價的官宣,大家可以感受下。

“聽黨話、跟黨走” ,這句話在股市裡是笑話,但在樓市裡卻是第一真理。

05

誰在預測

與房地產相關的概念數不勝數,但絕大多數對判斷房價根本沒用,比如租金回報率、房價收入比、新建商品房價指數、槓桿率、M2、庫存數、去化週期、貨幣政策、定向降準降息等。這些只在西方市場經濟中才有參考價值。

而國內樓市,只需要把二手房數據、限購限貸、官媒導向三點同時結合在一起,就完全可以自己判斷房價走勢。

所謂的磚家,少聽為妙。我們偉大的主席曾經說過: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用一大堆數據,一大堆表格,忽悠到的也只是毫無經驗的小白。

切記一點,房價只能根據現有政策判斷,而不能預測,所有企圖給你精準預測房價漲跌的磚家,都是騙子。

樓市研究最深厚的功力,就是比別人提早一步發覺上漲和下跌的前兆,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