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高光時刻:遠超預期,總營收創歷史新高

千呼萬喚始出來。

01

在1月的尾巴上,蘋果終於發佈了Q1財報。

這份關於2020年度第一季度的財報,記載了蘋果去年10至12月的財務具體數據和清單。

蘋果的高光時刻:遠超預期,總營收創歷史新高

蘋果作為美股科技巨頭,財報受到的矚目甚多,甚至都能用萬眾矚目來形容一下,而Q1財報受到的眾方關注尤甚。

其中原因,說白了其實也很簡單。因為蘋果的Q1財報是上年度10至12月的財務數據詳情,而其中就正好包括了美國感恩節的數據,這是個行業的購物旺季,所以Q1往往也是蘋果業績最好的一個季度,Q1財報也就成為了投資者觀望蘋果本年業績的一個風向標。

一旦這個風向標出現不好的苗頭,那麼觀望的投資者或是媒體就知道了:蘋果這年的表現會比較差。2016年2019年的經驗擺在那裡,過去的年度業績也證明了這一點。

從這個角度出發,今年的風向標的信號非常之積極。

由於 iPhone 11系列產品的強勁需求,以及可穿戴設備和服務業務創下的歷史記錄,我們很高興報告蘋果有史以來最高的季度收入。

蘋果CEO蒂姆・庫克這樣說道。

Q1財報顯示,2019年的10月1日至12月31日,蘋果業績再次創下了新高。

我們先來看看新出爐的財報亮點。

由於蘋果已經不再對外披露銷量,我們能直觀看到的就只有了財務數據,今年的Q1財報在數據上有這些亮點,遠超市場預期:

Q1財報(可在蘋果官網上查看)顯示,蘋果Q1季度總收入達到了918億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884億美元,打破了歷史記錄,相較於去年同期的數據增長了9%,創有史以來最高季度營收;

而蘋果Q1季度淨利潤為222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00億美元,毛利率為38.4%,略高於市場預期的38.1%。

同時,蘋果每股收益為4.99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4.54美元以及去年同期的4.18美元,和總收入一起雙雙創下歷史新記錄。

02

那麼,業績亮眼就代表未來是光明的坦途嗎?

筆者覺得不盡然。

蘋果的高光時刻:遠超預期,總營收創歷史新高

在這樣鮮花著錦的背後,蘋果這次發佈的Q1財報其實還藏著一些需要各位特別注意的小細節。

1、iPhone系列走下神壇

關於營收的構成,iPhone產品線仍然是最大支柱。

蘋果的高光時刻:遠超預期,總營收創歷史新高

Q1財報數據顯示,蘋果的產品收入達到了791億美元,iPhone就佔到了總量的一半以上,營收高達560億美元,依然佔據著最大的支柱地位。

然而,這根支柱的支撐能力明顯隨著明星產品的更迭而日漸削弱

儘管庫克堅持認為iPhone 11系列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三款iPhone產品之一,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一季度新產品推出後,銷量、營收和市場反響都不及預期。定價過高成了最大的攻擊點,而大幅降價後,iPhone 11系列才重新獲得了市場認可,穩住了基本盤。

蘋果要有好業績,必須先要讓iPhone大賣,2019年就因為iPhone賣不好,業績就十分難看。

iPhone 11系列的調價銷售看起來似乎是歷史的再一次重現了。

我們要學會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iPhone系列如果不能脫胎換骨,再來一個當年的iPhone 4,那麼支柱能力被削弱對蘋果整體的戰略部署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2、大中華區表現平平

其實光是看大中華區的營收,蘋果這個季度的表現還是比上個季度要來得優秀的。

Q1財報數據顯示,蘋果2020年第一財季大中華區淨營收為135.78億美元,同比增長3.1%,取得了最近五個季度中首次增長。

然而這個優秀和突破,靠的卻不是iPhone系列產品,而是智能穿戴產品。本季度蘋果可穿戴設備部門實現100億美元營收,遠高於去年同期的73億美元,其中AirPods和Apple Watch銷售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筆者甚至一度以為,蘋果從去年開始不對外披露銷量也許就是在打這個小算盤。

而從最新的熱搜,要給AirPods加指紋識別功能就更加加深了筆者對上述猜測的確認性。

蘋果的高光時刻:遠超預期,總營收創歷史新高

因此,大中華區iPhone系列的新季度成績依舊平平,可能並不如市場預期的那麼樂觀。再加上外部不確定性和內部不確定性的增長,下季度的大中華區的營收大概也只能繼續堪憂了。

3、佈局5G的遲鈍

相比國產手機大廠急著佔山頭的態勢,蘋果對5G似乎還處在觀望的中的狀態。

國內大廠,譬如華為、譬如小米、譬如VO等廠商都在去年加大了推出5G手機的速度,唯恐成為被落下的那一個。雷軍甚至曾經公開表示,2020年小米至少有10款5G手機。相關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已經有35款手機獲得5G入網許可,5G手機出貨量1377萬部。

2020年,蘋果會推出5G手機嗎?網傳2020年的5G版iPhone預計在今年9月份推出。就目前已公開發布的信息來看,蘋果對5G手機的態度是曖昧而謹慎的。

這種保守的策略在日後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筆者尚且不得而知。

03

以往,我們經常會把iPhone手機和蘋果公司之間畫上等號,有種同呼吸共命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印象。這個等號其實在幾年前也依然成立,蘋果公司在過去就是一架智能手機的吸金機器。而業務中心也特別一致,從2008年iPhone的熱銷潮開始到現在,蘋果的發展重心都放在智能手機身上。

然而從2019財年開始,蘋果就把iPhone、iPad、Mac、Services四大業務板塊之外的其他業務合併為“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配件”。

對比iPhone系列的走下神壇,新業務的營收數據卻迎來了全面的上漲。無論是19財年還是20財年,新業務板塊的營收數據的提升都證明了蘋果新的戰略佈局確實開始轉向多元化了。

蘋果的高光時刻:遠超預期,總營收創歷史新高

就目前態勢而言,蘋果的多元化的佈局重點似乎放在了智能手機之外。這樣大膽的轉型在筆者看來還是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比如說,一旦5G成為全新賽道,引領行業的話,蘋果晉級的概率可就大大縮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