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最新的好消息是新冠肺炎致死率較低,壞消息是病人早期不一定發熱病毒潛伏期也比此前預計的更長。”


鍾南山院士帶領團隊通過分析了1099例確診病例所寫的論文中指出:中位數為3天,比之前判斷要短,最短當天,最長24天。只有43.8%患者初期發熱,如果靠CT判斷確診率為76.4%。


先是門把手能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後是氣溶膠傳播,緊接著就是潛伏期最長達24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近日關鍵詞:氣溶膠


“不僅會飛還會飄”,根據丁香醫生的解釋:氣溶膠是一些在空氣中懸浮都超小顆粒,這些顆粒還可能引發疾病。


空氣傳播是泛指易感染人群吸入含有病原體都微小顆粒物,隨著檢測技術都發展,人怒辦法發現在說話、咳嗽或者噴嚏時,可以檢測到亞微米、超微米級都更小顆粒。


由於對空氣傳播認識有這樣對加深,科學家進一步提出氣溶膠對廣義概念: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0.001~100微米)。


要重視,但不必恐慌。


氣溶膠雖然容易行程,但要感染人並不容易,而且我們還有措施預防。


口罩作為“硬通貨”,酒精也不甘示弱了,可謂是:左有口罩,右有酒精,必是疫情期間防護贏家了。


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雖然75%的酒精是很好的消毒工具,但是不得不承認,酒精確實是易燃品,他能在較低處擴散到較遠的地方,與空氣行程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高熱能引起爆炸燃燒。


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正確使用酒精消毒,避開火源、電源


1、注意室內通風



保持通風,注意保暖。


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2、安全使用酒精



使用前要清理周邊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氣中直接噴灑使用,不要靠近熱源、避免明火。


3、家中不宜大量囤積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揮發的液體,以夠用為宜,不要大量囤積酒精,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隱患。


4、避光存放防止傾倒破損



應避免用玻璃瓶裝存、嚴禁使用無蓋的容器,防止跌落破損,不要放在陽臺、灶臺等熱源環境中,也不要放在電源插座附近及牆邊、桌角等處,防止誤碰傾倒。


5、存放時避免兒童拿到



有幼兒的家庭,酒精應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家長可以給年齡稍大的孩子講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點燃。


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哪些需要消毒,怎麼消毒?


1、手機消毒


平均一部手機攜帶的細菌含量是衛生間沖水柄細菌含量的18倍,酒精可以對這些病菌滅活,但是酒精對手機屏幕是有傷害的,要採取正確的方法:用乾淨的布,最好是眼鏡布類,蘸取75%的酒精,等待15分鐘後,蘸取清水擦拭手機,用乾淨的帕子把手機擦乾即可。


2、居家消毒


有太陽條件下,日用品的洗洗、曬曬是最基本的;除了餐桌,茶几,洗手間等需要消毒,遙控器、寶寶玩具等常用物品最好用蘸有75%酒精的抹布擦拭,也可用酒精溼巾直接擦拭;碗碟、筷子、刀具等消毒,用開水煮沸後保持沸騰5分鐘或者使用洗碗機。


注意:不要在受限空間內噴灑消毒,極易引發燃燒,甚至爆炸。特別是廚房空間有限,會有明火,擦拭後記得開窗透氣。


3、辦公環境


近期大家已陸續回辦公室上班了,建議大家使用75%酒精溼巾或抹布來擦拭辦公桌面。


辦公室最大重災區:鍵盤和鼠標,平均每個鍵盤、鼠標和電話線上有超過1000萬個細菌,細菌和病毒可以在這些冰冷的物品表面繁殖,傳染性維持24小時。


4、外出注意消毒


外出時,最好隨身攜帶含酒精的溼紙巾,使用方便,相比噴灑的酒精更安全。


外出環境比較複雜,門把手、電梯按鈕、手能觸碰的地方,最好都能用隨身的酒精溼巾進行擦拭處理。


無法避免需要去公用的衛生間,最好也用酒精紙巾做好消毒處理,衝馬桶的時候一定記得蓋上馬桶蓋。


84消毒液使用不當,同樣會導致安全事故


84消毒液是次氯酸鈉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消毒原理:次氯酸鈉以及次氯酸鈉與二氧化碳等作用產生的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殺滅細菌和病毒,對新冠狀病毒也有效。


84消毒液,不僅可以殺滅細菌和病毒,對人體細胞也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因此在使用84消毒液的時候,要按照使用要求進行稀釋,還要戴上手套等進行防護,避免身體接觸,防止吸入人體。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84消毒液不能和酸性物質(如醋、潔廁靈等)混用,混合後會產生大量氯氣,導致人員中毒。


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疫情不可怕,

防護最重要。


今天,你復工了嗎?都做了什麼準備?留言給我們吧!


驚!75%的酒精“奪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