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2 月 7 日,《歌手·當打之年》,終於迴歸。

之前幾季,首發歌手中至少有一位華語殿堂級演唱人鎮場。

而這一屆《歌手》,華語首發陣容全部生於八九十年代。

唯一生於 80 前的 Misia,來自日本,有“日本最強 Vocal 系歌姬”之稱——不過,由於走紅時正巧撞上濱崎步、宇多田光等超級歌姬的巔峰期,許多內地的聽眾,對她並不算特別瞭解。

而華晨宇、蕭敬騰、徐佳瑩、袁婭維,之前都已經參加過《歌手》——1 份首發名單,4 位逆戰歌手,史無前例。

所以,開播前,網絡上有不少質疑,主要聚焦於兩點:“分量不夠重”“回鍋肉太多”。

這兩點質疑,我當然不反對——不過,在我看來,咖位大不大、之前有沒有來過《歌手》,都是次要問題。

我更關心的是,這些參加競演的歌手,能否心無旁騖,為聽眾們獻上真正精彩的演出。

第一期節目看完,起碼沒讓人太失望。

1.周深《大魚》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雖然在《聲入人心》《我們的歌》的舞臺上,周深有過很多充滿趣味性的嘗試,但當登上國內競演壓力最大的音綜時,他還是選擇了自己的首本名曲《大魚》。

在接受採訪時,他直言:“我很慶幸能遇到這首歌,它讓很多人接納了我。”

這首歌,他實在唱過太多遍,所以唱得穩、唱得美、唱得仙,都不意外。

除了編曲上的一些加法,這段演出與錄音室版本差別不算大。

簡單的鋼琴聲先行,悠揚的長笛與飽滿的絃樂編制適時加入,讓作品層次漸豐,更添恢弘感與故事性。

在節目尾聲,他用一小段美聲唱法,在輕盈、靈動的基調上,加增了一層厚度,鑄就了又一個華彩段落,這個部分之前的錄音室版本也有,但現場演出時,少了交織堆疊的和聲,唱得更實,想必在現場聽時,一定也能感受到更加澎湃的情緒張力。

公佈競演結果時,他拿到第二名,一塊大石頭落了地——但願在接下來的節目裡,觀眾們也能接納他在《大魚》之外的更多嘗試。

2.袁婭維《我愛》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再登《歌手》舞臺,當初被許多觀眾心疼“唱得真好,可惜沒有觀眾緣”的 Tia,已然變身為鈕祜祿· Tia ,舉手投足之間,盡是 Diva 風采。

現場演繹自己的作品《我愛》時,出眾的樂感也使她把一首帶有實驗色彩的 Soul/R&B 作品拿捏得精準、剋制、收放自如。

不過,在《歌手》這樣的舞臺現場,聽眾們或許更傾向於關注音域抬升凸顯出的情緒張力和作品本身帶來的共鳴感,Tia 過於個人化的表達,或許又會讓她成為許多觀眾心中的意難平。

奇襲歌手:李佩玲《I Wanna Be Free》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李佩玲,一位出生於 2000 年的年輕歌手(我的媽),一上來就選擇挑戰袁婭維,初生牛犢的不畏虎的味兒立刻出來了。

如果不做任何比較,她的演唱當然是精彩的,輕盈卻不乏厚度的音色,演唱時拿捏到位的技巧與情感,令人驚歎,擔得起“未來可期”四個字。

如果作品選得到位,或許她還有奇襲成功的可能——不過,這首《I Wanna Be Free》美則美矣,在副歌段落卻顯得過平,歌詞也像一句句普通的口號,不僅沒有太多釋放技巧的空間,也讓主歌鋪陳多時的情緒瞬間垮掉,有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略顯可惜。

3.毛不易《借》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毛不易是本屆《歌手》舞臺上最為純粹的 singer-songwriter,他的一些創作中,有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與深沉。

實際上,我一直覺得他去年就該上《歌手》參與競演了(起碼能讓上一季“支持原創”的口號喊得更有底氣一些)。

這首《借》,是他最知名的幾首作品之一,在《歌手》現場,加入了鼓和簫,豐富的配器讓編曲氣勢大了不少——不過,《借》並不是一首大歌,毛毛的技巧,駕馭起太過豐富的編曲,也還是略顯吃力,這個新版本,反而讓作品溫柔、真摯的特色有所削減。

整體聽下來,會發現並非因唱功成名的毛毛,在競演節目中面對一大堆 Vocal 系歌手時,還是略顯弱勢的,在舞臺上多站一期,就多一絲被奇襲歌手當成活靶子的概率——比如說這一期的黃霄雲,在他一出場時就選擇發動了奇襲(比賽就是這麼殘酷)。

奇襲歌手:黃霄雲《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黃霄雲演唱五月天的《少年他的奇幻漂流》,是對這首搖滾作品的一次砍掉重練——從強調內涵、強調情感,變為強調音色、強調技巧。

大量的高音、轉音、音色變換,固然讓人驚歎於她的掌控力與爆發力,但五月天歌裡表達的人生如舟、命運流轉,以及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卻被層層技巧掩住,缺少了更深層的質感。

如果我是現場觀眾,或許不會把票投給黃霄雲。

4.徐佳瑩《一樣的月光》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音色流”徐佳瑩重返《歌手》,將原創作品《一樣的月光》與聽眾們耳熟能詳的許美靜名曲《城裡的月光》做了一次跨越代際的混搭。

主歌簡單的配器,恰如其分地突出了徐佳瑩聲音裡難得的純淨感,在副歌段落,她同樣能唱出抒情搖滾的張力。

5.米希亞《現在好想見你》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音樂無國界”這句俗話,在米希亞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這段演出的精彩程度,足以跨越語言的藩籬,直入人心。

無論是演唱技巧和對歌曲內涵的理解,Misia 都成熟得令人歎服。

在舞臺上,她彷彿捧著一顆泣血的心演唱——對美好往昔的回憶,對愛人的深切思念,隨著歌聲奔湧而出。

催淚指數滿分。

6.蕭敬騰《皮囊》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如果要評本場最炸表演,當屬蕭敬騰。

從開場的一段獅子吼,到副歌段自如抬升的“我燒——”,以及間奏時與觀眾的輕鬆互動,一氣呵成。

對演唱事業的熱愛,似乎流竄在他的每一滴血液裡。

即使對他近年來的作品有偏見,你也不能不承認,這是一段不錯的現場表演。

7.華晨宇《寒鴉少年》

《歌手》終於迴歸,第一期有哪些驚喜?網友:並沒有失望

看完這段表演,或許很多人會想去看華晨宇的演唱會。

張弛有度的情緒編排和頗具洞察力的文本,讓一個傾向於個人表達的作品,變成了一場足以令全場觀眾都產生共鳴的狂歡。

也許每個人都是他歌裡的《寒鴉少年》,脆弱而驕傲,在焦黑焰火中,堅定前行。

而他在 Bridge 段落中與現場燈光的互動,靈氣十足,堪稱神來之筆。

那麼,你對這七個當打之年的歌手滿意嗎?第一期你心中的最佳歌曲又是哪一首呢?趕快在評論區給大喵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