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擔心的“氣溶膠傳播”哪裡有?咋防護?華西專家說…

2月8日,成都市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1例,新增治癒出院5例。截至2月8日24時,我市現有確診病例84例,均隔離治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20例,治癒出院35例,死亡1例。1268例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在新增病例仍在不斷湧現的當下,近日有報道稱,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除了直接傳播、接觸傳播外,還出現了一個大家不太瞭解的新詞——“氣溶膠傳播”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顯示,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2月8日,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在發佈會上,衛生防疫專家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新出現的“氣溶膠傳播”是怎麼回事?

氣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

吸入後導致感染

你擔心的“氣溶膠傳播”哪裡有?咋防護?華西專家說…

據紅星新聞報道,氣溶膠(aerosol),是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這些固體或液體小質點的大小為0.001-100微米(1微米等於千分之一毫米),分散介質為氣體。

通俗地說,氣溶膠就是空氣中穩定分散懸浮的液態或固體小顆粒,比如做飯時幾米外能聞到油煙味,實際是人們吸入了空氣中的油煙顆粒。這些顆粒可以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而不沉降,1微米的顆粒能在靜止的空氣中懸浮1小時以上。

含有新型冠狀病毒的飛沫核直徑在亞微米到微米之間,若環境適宜,也可在空氣中長時間懸浮。

華西專家:無需擔心,

一般環境不易產生氣溶膠微粒

傳播環境可能包括氣溶膠

但其他環境一般沒有氣溶膠微粒

2月8日下午,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座談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進行了解讀。

你擔心的“氣溶膠傳播”哪裡有?咋防護?華西專家說…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

其中,他提及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傳播也可能成為傳染源,但是這一點尚未確定。關於氣溶膠的問題,我想闡述一下,氣溶膠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但氣溶膠產生有一定條件,一般在醫院ICU內因為患者使用呼吸機和其他呼吸治療操作而容易產生(因此救治烈性呼吸道傳染病需要負壓病房),其他環境一般沒有氣溶膠微粒,請大家不要擔心。”梁宗安說。

在國家衛健委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對病毒傳播途徑也有這樣的表述——“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來源:央視新聞)

我們該如何防護?

勤洗手、戴好口罩最有用

中央空調等定期消毒和清洗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認為,比起對空氣進行大規模的殺菌、消毒,最有效的手段還是做好個人防護。提倡勤洗手、戴好口罩更有用,在這方面做好個人防護既能防範飛沫傳染也能防範氣溶膠傳染。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趙勁平則提醒,要重視對中央空調、集中換氣設施的定期消毒和清洗。

你擔心的問題,專家來回答!

01

鄰居感染,樓上氣溶膠會不會飄進家裡?

據長江日報報道,長江航運總醫院感染科專家組組長許綠葉回應說,開窗透氣是必要的,要保證空氣流通,室內換氣,氣溶膠隨之吹走,空氣不流通,別說新冠肺炎,其他呼吸道疾病也容易上門。

許綠葉建議:一天可以開幾次,總時長可保持在2-3個小時。她認為,如果不是惡劣的生活習慣,比如隨意吐痰,這種傳染的可能性很小。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內科李曉寧主任醫師進一步說明,樓上樓下有隔離病患的情況下,需要靈活掌握。

例如:點式樓房的窗戶直接和鄰居對開的,要錯峰換氣,或者不開那一扇窗;如果樓間距不大或者是老舊小區,人口居住密度很大的話,而且在已知周圍有感染病人時,不建議頻繁地開窗換氣。

02

電梯裡會不會有?

許綠葉認為,理論上有這種可能性,所以之前推薦的防範舉措都是有效的,減少出門,不聚會,必要外出時戴緊口罩。

建議身體不接觸電梯空間,按電梯鍵時,可以用紙巾隔一層再按,回家後立即洗手。

當前形勢嚴峻,常住成都病例按照現住址、外地來蓉病例按照暫住地址劃分,更好地加強社區防控。累計確診病例分佈於18個區(市)縣:

天府新區7例、高新區18例、錦江區10例、青羊區5例、金牛區9例、武侯區12例、成華區14例、龍泉驛區4例,青白江區7例、新都區1例、溫江區4例、雙流區3例、郫都區6例、簡陽市2例、邛崍市5例、金堂縣6例、新津縣1例,大邑縣3例、其他3例(指由機場、車站直接送往醫療機構的)。

最新疫情數據

成都市疫情地圖(截至2月8日24時)

你擔心的“氣溶膠傳播”哪裡有?咋防護?華西專家說…

新增11個確診病例個案如下

患者1:男性,49歲,常住湖北黃岡,暫住我市武侯區。1月20日自黃岡來蓉探親,1月23日出現發熱,2月8日隔離治療。

患者2:女性,42歲,常住湖北黃岡,暫住我市武侯區。是患者1的家屬。2月8日在醫學觀察中發現肺部影像學異常,當日隔離治療。

患者3:男性,81歲,常住我市武侯區。1月20日起接待黃岡來蓉家屬1、2,共同居住。2月4日出現發熱,2月8日隔離治療。

患者4:女性,23歲。常住我市金堂縣。為我市昨日確診病例家屬,2月2日出現乾咳,2月7日隔離治療。

患者5:男性,3月齡。常住我市金堂縣。為患者4的家屬。1月31日出現咳嗽,2月7日隔離治療。

患者6:女性,48歲,常住我市金堂縣。為患者4、5的親屬,2月3日出現咳嗽,2月7日隔離治療。

患者7:女性,80歲,常住我市金堂縣。為患者4~6的親屬,2月7日發現肺部影像學檢查結果異常,當日隔離治療。

患者8:男性,33歲,常住我市錦江區。1月22日~30日自駕回內江探親。返蓉後即居家隔離,2月1日出現喉痛,2月7日隔離治療。

患者9:女性,27歲,常住我市金牛區。1月22日~26日乘高鐵回萬州探親,2月4日出現咽痛、乾咳,2月7日隔離治療。

患者10:女性,49歲,常住四川南充,暫住我市溫江區。1月21日自駕從南充抵蓉,其同車友人2月1日在南充確診。1月22日出現咳嗽,2月5日隔離治療。

患者11:男性,33歲,常住我市新都區。1月22日~28日自駕回瀘州探親,期間接觸一親屬2月5日在當地確診。1月30日出現頭昏,2月5日隔離治療。

5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經收治醫院全力救治,符合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解除隔離標準,治癒出院。

患者1:男,34歲,因發熱、咳嗽6天於2020年1月25日收入我市定點醫院。

患者2:男,23歲,因咳嗽、發熱3天於2020年1月26日收入我市定點醫院。

患者3:男性,33歲,因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3天於2020年1月30日收入我市定點醫院。

患者4:女性,29歲,因咳嗽2周,加重3天於2020年1月30日收入我市定點醫院。

患者5:男性,32歲,因畏寒、發熱伴咳嗽10+小時收入我市定點醫院。

2月8日,我市新增6個小區(場所)有確診病例在出現病徵期間曾經停留。確診病例已轉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均已隔離觀察。疾控機構已組織消殺隊伍,對病人停留過的場所進行消毒,並指導物業部門做好日常消毒。

新增6個地點確診病人曾停留

錦江區(1個)

星雅俊園

金牛區(1個)

金沙國際

武侯區(1個)

玉潔苑

新都區(1個)

新神風八座

溫江區(1個)

學府尚郡

金堂縣(1個)

怡靜湖

你擔心的“氣溶膠傳播”哪裡有?咋防護?華西專家說…

文章來源:健康成都官微、成都發布綜合紅星新聞、長江日報、成都日報錦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