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提醒】警惕!新冠肺炎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

  2月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衛健委發佈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為“NCP”。


【微提醒】警惕!新冠肺炎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


  當天下午2時,上海也舉行新聞發佈會。


  上海市最近發生的一部分病例為家庭聚集性的案例。發佈會強調,進一步加強家庭內部的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新冠肺炎病毒有三種傳播途徑


  在發佈會上,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打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患者噴濺的飛沫直接沉積在易感染人員的鼻腔或口腔黏膜上,病原體進入人體從而導致感染。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氣溶膠是固態或液態微粒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分散體系,粒子直徑在0.001~100μm之間(0.5-5μm的粒子為主)。呼吸、咳嗽、說話、吐痰、嘔吐、大小便(水沖洗)等,都可產生氣溶膠。醫學檢驗實驗室等人員在接觸患者的血液、尿液、糞便等樣本時可產生氣溶膠。


  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微提醒】警惕!新冠肺炎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

  製圖:張莉


  氣溶膠到底怎麼傳播?


  個頭小小,如漆似膠,能飛會飄。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種經歷:走在樓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圍幾十米之內都沒有人,但仍然可以聞到煙味。我們聞到的就是菸草燃燒後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


  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裡,幾乎不下沉。定量來說,靜止空氣中同一高度的小顆粒停留時間跟其表面積成反比。對於1微米的顆粒,在靜止空氣中沉降時間為1小時以上。而環境中總有風吹草動,於是這些顆粒幾乎永遠不會沉降,始終停留在空氣中。這也是為什麼抽菸的人可能早已經消失不見,但餘味還久久不散。


  這種在氣體中穩定分散懸浮的液態或固體小顆粒叫做氣溶膠(aerosol)。之所以翻譯為“膠”,大約就是取顆粒與媒介之間黏黏糊糊、難分難捨之意。


  含有新冠病毒的飛沫核尺寸就在亞微米到微米的範圍,與菸草燃燒後的顆粒尺寸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並且在空氣中湍流的推波助瀾下飄移到遠方。飛沫核中的冠狀病毒有蛋白質膜殼的保護,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活性。若是被人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排洩活動也可以產生氣溶膠


  2020年2月1日,深圳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RNA)陽性。雖然檢測出RNA不等同於是有活性的病毒,但可能性是有的,這使“糞口傳播”引起關注。


  不過,“糞口傳播”不大可能通過吃,而主要可能是通過氣溶膠和呼吸傳播。這是因為與呼吸活動類似,排洩活動也可以產生氣溶膠。排洩活動也是牽扯到軟物質和複雜流體(液體和氣體)的力學過程,這些過程甚至可能比較劇烈,因此產生氣溶膠也是很自然的。


  氣溶膠的傳播距離之遠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中國城市人口密度極高,比如,深圳達到每平方公里1萬人,因此具有長距離傳播能力的氣溶膠不容忽視。


  居家如何防範新冠病毒感染?


  針對這些傳播途徑,曾群呼籲廣大社區居民,一定要注意防範聚集性疫情的發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識,居家防疫要做到“七個要”:


  一要取消一切社會活動聚集;


  二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講個人衛生:飯前便後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五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症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


  六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來返回人員要配合相關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儘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戴好口罩;


  七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後儘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


【微提醒】警惕!新冠肺炎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


來源:央視新聞、長江日報、中國普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