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醫學隔離點裡的戰鬥:一個社區醫務人員的自述

2月4日,陽光明媚,氣溫回暖,正是萬物復甦的立春時節,我和我的同事們毅然投入到一場看不見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進駐位於赤壁北站附近的麗楓酒店,開展留觀點醫學防控工作。這對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已經飽負荷在赤馬港轄區內開展防控工作的社區衛生機構來說無疑是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對我個人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作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班子成員,一名共產黨員,三十多年臨床經驗的醫務人員,值此關鍵時刻,既要當好群眾防控宣傳員、健康管理員,又要盡職盡責做好生活服務員、心理疏導員。團結帶領大家齊心築牢醫學隔離防線,是我們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唯一的選擇。

赤壁醫學隔離點裡的戰鬥:一個社區醫務人員的自述

戰疫情義無反顧,擔使命迎難而上。2月4日下午3時,由醫療、護理、防疫等組成的工作專班迅速啟動工作。首先,在市防控指揮部的統籌安排下,對工作人員進行個人防護和消毒隔離培訓,制定工作制度,要求每個人儘快熟悉工作流程,為醫學隔離做好技術保障,盡職盡責當好宣傳員和健康管理員。其次,對該隔離區所有防控物資進行清點,為留觀人員逐個發放生活用品,提供生活保障,做合格服務員。再次,合理排班,全天三班輪崗24小時值守。為節約防護物資,所有防控專班人員,工作時間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間。特別是晚班時間長,工作人員不得不穿上成人尿不溼,在隔離區工作一待就是上十個小時。

赤壁醫學隔離點裡的戰鬥:一個社區醫務人員的自述

用職責護佑健康,用愛心溫暖人心。晚6時左右,一批批隔離人員相繼送來,我們迅速逐個登記詳細登記信息,測量體溫,開展防控政策和防護措施宣傳。中心汪華勇同志主動帶領的第三小組成員謝曉斌、劉媛、龔成鳳率先上崗,當晚就陸續收住33人,大家高度緊張認真開展每一項工作,不敢半點鬆懈,一整晚沒閤眼。因該酒店所有隔離者進入房間都必須步行通過人行樓梯,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半身不遂,無法動彈。汪華勇準備一個人把老太太抱上樓,折騰半天還差點閃了腰,趕忙聯繫在單位本部值守的兩個年輕人王久生、舒林連忙過來幫忙,三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老太太抬到五樓房間。此時,三人衣服汗水溼透了,舒林因用力過度導致缺氧險些暈倒。

為防止疫情擴散傳播,酒店被防指徵用後,原來的工作人員暫時全部離開了,我們除擔任正常醫護工作外,還要兼任隔離觀察者的服務員工作,負責一日三餐送餐和個人生活必需品的配送,生活垃圾的收集和運送。對此,大家毫無怨言,耐心細緻地為留觀人員提供溫暖可心的服務。

在此隔離的都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他們要麼是確診病例的親人,要麼是他們的朋友。一方面親朋好友已經確診,隨時面臨病情加重甚至生命危險。另一方面,自己被集中隔離,既不能照顧確診病人,也不能照顧家人生活。種種困難與面臨的問題讓他們的情緒極不穩定。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又及時承擔起心理疏導員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隔離人員儘快平復心情,消除牴觸心理,積極主動配合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隔離人員中部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龔某因咳嗽於元月31日在中醫院做過CT檢查,2月4日晚來隔離區,2月5號早上要求去醫院複查。為不耽誤龔某病情診斷,又嚴格遵守隔離點防控制度,我主動通過微信與中醫醫院醫生取得聯繫,找出其檢查報告。確認龔某暫不需要複查後,我第一時間將此消息告知龔某,成功將其勸回房間。2月7日早上,龔某又帶著一同隔離的女兒下樓,準備溜出酒店,工作人員怎麼勸,她就是聽不進去。第三小組成員汪華勇、謝曉斌等迎難而上,輪番勸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歷經一個小時勸說,終於把他們勸回房間。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隔離人員總會找出多種理由想要回家,我們首先是同情他們的處境,理解他們的困難,同時,還必須耐心講解疫病防控的嚴峻形勢,病毒傳播的嚴重後果。告知隔離人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大局出發,把自己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才能夠戰勝疫情,早日重回家園。

赤壁醫學隔離點裡的戰鬥:一個社區醫務人員的自述

據統計,自2月4日至2月6日晚,麗楓酒店共收住密切接觸者74人。連日來,赤馬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專班遠離家人,在醫學隔離點的崗位默默當好“四員”。沒有驚天的偉業,沒有耀眼的光芒,卻如暗夜裡的螢光,匯聚成星的海洋,燈的長河,溫暖心房,點亮希望,這也是平凡的社區衛生人。

來源:赤壁市赤馬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袁定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