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不止一次溼潤彼此的眼睛,萬江收到一封特別的感謝信

在醫生、護士、後勤人員等工作人員的觀察和護理下,兩次新型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2月6日,作為萬江第二批解除集中隔離的觀察人員,葉女士(化名)順利解除集中隔離,回家後,寫下了一封感謝信。

纸短情长,不止一次湿润彼此的眼睛,万江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圖為感謝信部分內容

集中醫學觀察點充滿溫暖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著最勇敢的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心裡有無數的感激,但卻沒辦法一一表達,能記住的都是護目鏡後那一雙堅定堅韌的雙眼,謝謝你們!”葉女士在信中寫道,自己曾乘坐星夢遊輪世界夢號開啟越南之旅,不料遊輪中有一例確診新冠肺炎的病例。隨後,葉女士主動致電廣東疾控中心,主動上報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在萬江街道集中醫學觀察點的14天時間裡,葉女士一家三口獲得太多的感動和關懷。她回憶第一天到達集中醫學觀察點時,從測體溫、問話、咽試子測試、入住酒店到夜深人靜躺下床,都未緩過神。

慶幸的是,葉女士在集中醫學觀察點的微信群收穫鼓勵,“這裡的醫生、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後勤人員、心理輔導老師,都給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讓我緊繃的心慢慢舒緩放鬆下來。”

纸短情长,不止一次湿润彼此的眼睛,万江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精美的蛋糕,柔和的燭光,歡快的生日歌,葉女士還在集中醫學觀察點房間中溫情地度過了33歲的生日,收穫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們”的祝福,讓她再次備受鼓舞。

讓葉女士感動的事情,還遠遠不止這些。葉女士回憶,每天早中晚都有後勤人員把熱飯送到房間,有時候工作人員得知女兒睡著了,後勤人員都不敢敲門,直接把飯放在門口的桌子上,輕輕地喊一句:飯在門口!每次看著臉龐,甚至分不清誰是醫生誰是護士,但我能看到一雙雙溫柔而堅定的眼睛。集中醫學觀察點工作人員知道觀察人員精神壓力大,還會安排心理醫生分享一些小視頻、小遊戲,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在瞭解葉女士房間廁所下水道不通暢,後勤人員更是二話不說,戴好口罩就過去維修。由於葉女士一家三口被集中醫學觀察,家中老人無人照料,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上門,為老人送大米、蔬菜等,解決日常所需。

少年披上“戰衣” 為我們護航

“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許多是90後年輕小夥、姑娘,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葉女士表示,他們匆匆披上“戰衣”,儘管初時雙眼溼潤、雙手顫抖,但依然堅守信念、咬緊牙關,毫不退縮。

纸短情长,不止一次湿润彼此的眼睛,万江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纸短情长,不止一次湿润彼此的眼睛,万江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2月4日,葉女士依稀記得當晚下著冰冷的小雨,天黑路滑,一名民警同志在集中醫學觀察點停車場打電話勸說市民過來配合醫學排查時,不小心撞到一處鐵製樓梯角。當場,這名民警同志的護目鏡被鮮血染紅,由於現場醫護人員忙著為觀察對象進行排查工作,沒有時間及包紮用具給民警包紮。過了許久才等來工作人員協助民警送往醫院縫針,路途中,用完一包又一包的紙巾,可是傷口的血仍止不住。消息在第二天傳開後,集中醫學觀察點的微信群的抱怨聲才隨即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聲聲關心與感謝。

在葉女士看來,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忍受著內心的煎熬與孤獨,但是一線工作人員卻堅守崗位,24小時輪班,哪怕送走一批對象,卻還有下一批對象要照顧。“離開時有感動,也有擔心,我不一味鼓吹犧牲精神,因為你們也有家人、有父母、配偶、孩子,他們在後面無盡的擔憂,這種擔憂不比我的家人少。”

纸短情长,不止一次湿润彼此的眼睛,万江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纸短情长,不止一次湿润彼此的眼睛,万江收到一封特别的感谢信

每天,醫生護士第一時間解讀患者檢驗報告,及時掌握患者病情變化;警察堅守崗位,應對各種緊急情況;後勤人員提供飯菜,協助購買生活用品等生活所需;心理醫生做好患者心理護理……這一切繁瑣的工作日復一日,當工作人員閱讀完葉女士的感謝信,大家不止一次溼潤了彼此的眼睛。

如今,萬江街道集中醫學觀察點已送走三批順利解除集中隔離的對象。“十幾天忙碌的工作後,手握核酸檢測陰性結果,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對象,我們感覺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萬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袁平波,“特殊時期”只為患者的健康,而患者的認可便是他們在堅持到底的理由。

無論是奮戰在一線的

醫務人員、公安交警

還是時刻守在家中的我們

相信有大家的力量

疫情很快能控制

這場戰“疫”,我們一定贏!

向堅守的“守護者”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