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預防:預防感染傳播的措施

感染預防:預防感染傳播的措施

引言:醫療機構中病原體傳播和隨後感染的風險很大。病原體的傳播可能來自其他患者、醫院人員和/或醫院環境。鑑於本次病毒疫情空前巨大,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最科學的感染預防策略!

感染控制的目標是預防和降低醫院感染率。

防止感染傳播的防護措施包括:標準防護和隔離防護。

防護措施

處理所有患者時都應採取標準防護;防護措施包括:

  • 每次接觸患者前後清潔手部,

  • 使用手套、隔離衣和護目鏡(可能接觸體液時),

  • 注意呼吸道衛生/咳嗽禮儀,

  • 以及在防滲漏的容器中安全處置尖銳器械。

感染预防:预防感染传播的措施

手衛生

手衛生指用肥皂和水洗手或採用基於酒精的手部消毒(alcohol-based hand disinfection, AHD)。手衛生是減少人與人之間或同一患者不同部位間微生物傳播的最重要措施。戴手套並不能替代手衛生措施。

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使用肥皂和水或AHD,我們傾向於使用AHD,因為它比肥皂和水洗手更有效率。對於已知或疑似感染艱難梭菌或諾如病毒的患者,除了給予相應的診療外,還應用肥皂和水洗手。

感染预防:预防感染传播的措施

三種隔離防護措施

三種隔離防護分類反映了醫院環境下病原體傳播的主要模式:接觸傳播、飛沫傳播和空氣傳播。

•接觸防護–即使預計不會直接接觸患者,醫護人員在進入病房時也應清潔手部和戴手套。如果可能直接接觸患者或任何傳染性物質,則應穿隔離衣。

•飛沫傳播防護–對於採取飛沫傳播防護的患者,醫護人員若處於其6英尺(1.8米)以內,則應戴口罩。無需使用專門的空氣處理系統和更高水平的呼吸防護口罩,病房門可以保持開放。

•空氣傳播防護–需空氣傳播隔離防護的患者應安置於空氣傳播感染隔離病房,這種病房應該是單人負壓病房,並且每小時至少換氣6-12次。病房門應保持關閉,並且所有進入病房的人都必須佩戴濾過能力95%的呼吸防護口罩(緊貼口鼻周圍皮膚)。

感染预防:预防感染传播的措施

參考文獻:

Infection prevention: Precautions for preventing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Uptodate,2019

遏制新冠病毒,從自我防護做起!

10個一生受用:保護腎臟の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