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歷經十餘個晝夜的奮戰逾萬人夜以繼日的努力今日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武漢雷神山醫院各項準備工作正有序進行中,首批醫療隊員已經進駐,今天(8日)將收治首批患者。雷神山醫院是繼火神山醫院之後,武漢新建的第二個北京小湯山模式專門醫院,佔地面積約328畝,建築面積7.97萬平方米。整體參照戰地醫院形式,採用模塊化設計,主要包括醫療用房區、醫護保障區、醫療輔助區。可容納2000餘名醫務人員工作。十餘個晝夜雷神山拔地而起分秒必爭!這是一場與疫情的賽跑。1月25日,武漢市城建局接到命令,立即組建現場指揮部。1月26日,設計總體方案完成。1月27日,展開大規模施工。……建設高峰期,逾萬人近1500臺機械設備晝夜不停施工,爭分奪秒搶抓工程進度——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2月4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建設工人在加緊施工。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2月4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來自中建三局的建設工人在加緊施工。施工、監理人員一齊守在現場,邊溝通、邊設計、邊施工、邊調整……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2月4日拍攝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地板房吊裝、安裝及裝修同步施工。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截至2月4日12點,雷神山醫院路面硬化已完成50%。當日拍攝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無人機照片)。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2月5日,武漢雷神山醫院主體建設已經完成,施工進入衝刺階段。俯瞰雷神山醫院,工人在建設中的武漢雷神山醫院病房內施工。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2月5日,工人在建設中的武漢雷神山醫院病房內施工。短短十餘天,雷神山醫院就拔地而起,為戰勝疫情再添助力。↓↓↓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1月25日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與2月6日通過驗收的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對比首支醫療隊110餘人根據統一部署,武漢市第一醫院首批人員已集結完畢。有關負責人介紹,雷神山醫院首支醫療隊共110餘人,由省腫瘤醫院和武漢市第一醫院骨幹力量組成。醫技人員則由三級醫院選派,共同承擔雷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雷神山醫院院長由胡紹擔任。胡紹先後擔任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武漢市普愛醫院院長、武漢市中醫醫院院長等職務,並曾入選全國優秀醫院院長。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2月5日,醫技樓的檢驗科室內,技術人員在建設中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內調試尿液分析儀。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醫技樓的CT室。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醫技樓的檢驗科室。雷神山醫院整體採取模塊化設計,包括醫療隔離區、醫護人員生活區、綜合後勤區三大分區,其中醫療隔離區又分為病房、接診室、ICU、醫技房、正負壓站、液氧站、汙水處理站、垃圾焚燒站、汙染品暫存庫等功能分區。病房採用負壓隔離病房,新風采用三級過濾,排風采用高效過濾器過濾後排放。醫護、病患、物流交通流線明確、潔汙分流、互不干擾。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雷神山醫院隔離病房外廊道。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生活區包含10棟建築,整個醫護人員生活區可供2300人居住。其中醫護宿舍有7棟樓,每棟各兩層,共計264個房間,每個房間裡擺放著3張高低床(6個床位),安裝了空調、電視機等電器,有單獨的衛生間、淋浴室等。用密閉傳遞窗送藥雷神山醫院的隔離病房長什麼樣?此前,記者對醫院進行了實地探訪。在醫院病床的左側,有密閉傳遞艙。這是醫務人員和患者用來傳遞藥品、食品的通道。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雷神山醫院A區隔離病房內景。傳遞艙的兩側有這樣一個“撞鎖”裝置。它具有非常好的密閉性,傳遞艙的兩側,艙門不能同時打開,大大降低了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排風系統帶“過濾”在醫院房間一側,有一個進風口,可以把室外新鮮空氣輸入到房間內。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此外,在它的另一側,還有一個排風口。排風口裡有過濾系統,可以把室內的空氣,經過過濾排到室外。洗手間功能齊全醫院的洗手間裡,專門配置了熱水器、淋浴、馬桶。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在洗手間角落的排風口,順著氣流的方向,可以把洗手間內的空氣排到室外去。

晝夜奮戰逾萬人的雷神山醫院正式交付


在通風系統的下側,可以看到一個SOS紅色緊急呼叫裝置。這個裝置是確保患者在洗手間內遇到突發情況,可以及時向醫務人員尋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