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 人人皆防線·認知篇丨“悶死”新冠病毒仍需全民努力

戰疫 人人皆防線·認知篇丨“悶死”新冠病毒仍需全民努力

三湘都市報記者 楊斯涵

電梯間裡有一股濃濃的消毒液的氣味;進出小區、超市要量體溫;不能串門、不能聚餐……如果時間拉回到一個多月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個絕大部分人都未曾聽說的名詞,而此刻,它顯然已影響並改變了所有中國人的生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特點?其症狀和普通感冒有何區別?在治療上有什麼難點?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這些你應該知道。

病毒特點

無症感染者也可能是傳染源

在一系列“封城”、“隔離”等舉措之下,不少人提起新型冠狀病毒,頗有些惴惴不安。近日,一則“未戴口罩15秒就感染”的報道更是引起廣泛關注。這個病毒的傳染力有這麼駭人?

“高傳染性”無疑是其最強的特點之一。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發佈了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臨床特點、鑑別診斷、治療、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等內容。其中提到,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特別是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潛伏期1-14天,一般為3-7天,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新冠病毒母嬰傳播證據仍不充分

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在發佈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從武漢的小樣本數據來看,6%是重患,不到1%是危重患,重症病例和危重病例經過積極治療是可以治癒出院的。

“治癒出院的病人當中,既有輕症也有重症。500多例治癒出院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0天左右。”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表示。

儘管目前武漢已有出生30小時的新生兒確診,但關於新冠病毒母嬰傳播證據仍不充分。王貴強表示,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分泌物和新生兒有接觸,初步判斷是接觸傳播。目前血液中核酸檢測陽性率不高,一般來說血液中病毒率高才能造成母嬰垂直傳播,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战疫 人人皆防线·认知篇丨“闷死”新冠病毒仍需全民努力
战疫 人人皆防线·认知篇丨“闷死”新冠病毒仍需全民努力

【辨別】

如何區分“新冠肺炎”和流行性感冒

相關專家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乾咳,上呼吸道症狀(如鼻塞、流涕)較輕或無,少數病人會有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部分病人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而流行性感冒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疾病,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發熱可達39-40℃),上呼吸道症狀輕,全身症狀明顯,如頭痛、肌痛、乏力等,常在冬春季流行。

病毒可能不斷變異,且尚無特效藥

每天大家都在關注新增確診病例,也一次次期待“拐點”來臨。在疫情發展初期,曾有專家預測,2月10日或成為疫情拐點,之後疫情將得到有效控制。如今,2月10日將至,疫情拐點來了嗎?

“首先要明確拐點的概念是什麼。如果指的是發生的人數先是持平,然後迅速地下降,最後歸於一種常態,或者消除這個疾病,那個轉折點就是拐點。”2月5日,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的問題是,疫情的底數並不清楚,判斷根據是不足的。此外,現在社區和社會上未能進行隔離的病人,在家庭和社會的傳播威脅性還是很大的。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控,這個“拐點”無法預測。此外,病毒還有可能不斷變異,這也無法預期。

目前,尚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特效藥,但是沒有特效藥並不等於不能治。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院長雷春亮表示,因為傳染病有自然規律,渡過了潛伏期、發病期,隨著人的免疫力鬥爭、對症治療,慢慢就到了恢復期。

【觀點】

戰勝疫情有兩條主線

王辰認為,要戰勝疫情有兩條主線,一條是防控和醫療,另一條是科學研究。“面對這個新發的呼吸道傳染病,藥物大家很關注,我們也觀察了很多藥物,都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臨床觀察來確定其療效。”他特別提醒大家,藥品是否有效,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臨床的科學實驗才能夠得出結論。

專家喊話

儘量剋制,別往外跑,“悶死”病毒

“全國從昨天晚上開始路上已經有很多車了,如果疫病二次暴發,按國家的隔離要求,就是把各個市區內所有的醫院都騰空,也接不了多少患者……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更不要拿醫護人員的生命開玩笑。”這兩天,一條署名為湘雅二醫院醫生的倡議書刷爆微信群,倡議書呼籲市民儘量剋制,別往外跑!

雖然從除夕至今,大部分人已經在家“悶”了近半個月,但湖南省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劉富強提醒,目前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建議大家減少流動,做好自我保護。

2月6日,上海醫療救治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可控可治,下階段要注意“悶”——做好隔離防護,而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熬”——通過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

張文宏表示,病毒人傳人的現象非常明顯。他強調,目前對抗疫情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現在最需要的“不是捐多少錢給醫療機構,也不是捐多少口罩、多少防護服,而是每個人都跟醫生一起戰鬥,連續作戰兩個星期、四個星期、六個星期,把病毒悶死。”

鏈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展脈絡

2019年12月29日 湖北省和武漢市衛生部門接到當地一家醫院報告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4名患者均為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從業人員;

12月30日 湖北省和武漢市衛生部門啟動調查和病例搜索工作;

12月31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中國疾控中心介入調查應對工作,同日,武漢市政府向社會發布疾病暴發信息。

2020年1月1日 華南海鮮市場貼出休市公告。

1月8日 此次暴發的病原被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其基因序列被迅速提交WHO。

1月23日 武漢宣佈當天10時起暫時關閉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站暫停運營,開啟了官方意義上的“封城”。當天下午,武漢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建設“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

1月25日下午 武漢決定半個月之內再建一所應急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

當地時間1月30日晚 世衛組織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該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月2日上午 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

2月4日 武漢全力籌備“方艙醫院”,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輕症患者提供機動醫療場所。當天,又有一批體育館、會展中心加入,“方艙醫院”擴容至11家,接診床位增至萬餘張。

2月7日 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佈會透露,雷神山醫院1600張病床2月8日交付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