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如何應對企業現金危機?

關注“呂子傑有話職說”,每週為自己充點電!

公號: 呂子傑有話職說(lzjitalk)

廚師有菜譜,職場有職譜。

有關職場、管理、企業經營,你想知道的,我所知道的,都將在這裡呈現。


疫情期,如何應對企業現金危機?

前一篇我們提到,中小企業在本次疫情中將會遭受各種管理危機,而本文我們將談到企業可能會面臨的更大危機——現金流危機

對任何企業來說,手中的現金多寡都是存活的關鍵。有一句經典的說法:企業虧損,仍然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如果企業沒有現金,那麼企業可能連一天都活不下去。

對許多企業而言,本次武漢肺炎所造成的衝擊之一,就是現金斷流。

因此對於經營者來說,思考、評估、應對企業的現金危機,將是又一個重要的議題。

為了應對現金流問題,企業經營者需要採取下列幾個動作:

<strong>1. 評估手中可運用的現金金額;

<strong>2. 評估未來3-6個月內可用現金流入狀態;

<strong>3. 計算每個月的現金支出;

<strong>4. 評估現金淨流入或淨流出的狀態與可週轉天數;

<strong>5. 採取策略處理現金流入與現金支出間的差額。

首先

首先,評估手中可用現金金額。這個部分操作比較簡單,最簡單的算法就是你公司銀行賬戶裡的金額和公司財務手上零用金的加總。

疫情期,如何應對企業現金危機?

第二步

第二步,評估未來3-6個月內可用現金流入狀態。這裡特別指明的是,我們說的是“現金流入”而不是“現金收入”,原因是你的可用現金未必一定是來自營收。

那到底有哪些的現金可能流入呢?通常包括了:

  • 1. 未來3-6月的營業收入,但因為武漢肺炎的衝擊,估計對很多行業來說,現金收入都有可能接近零;
  • 2. 可回收的應收帳款;
  • 3. 有機會新增的借款;
  • 4. 其他的現金流入來源(後續我會做說明)。
疫情期,如何應對企業現金危機?

第三步

第三步,經營者需要計算與知道自己的企業每個月的現金支出金額。

通常現金支出的部分會包括了:

  • 1. 進貨成本;
  • 2. 租金;
  • 3. 員工薪資(包含獎金);
  • 4. 社會保險;
  • 5. 辦公室管銷費用(水電等等);
  • 6. 員工福利;
  • 7. 差旅費用;
  • 8. 營銷費用;
  • 9. 培訓費用;
  • 10.研發或開發費用;
  • 11.項目費用;
  • 12.貸款還款與利息費用;
  • 13.相關的稅負;
  • 14.其他費用或應付帳款等等。
疫情期,如何應對企業現金危機?

第四步

第四步,計算現金的淨流入或是淨流出的狀態。

將每個月的現金流入減去每個月的現金支出,若為正,則是屬於現金淨流入。那麼,你將可以順利度過本次危機。如果結果為負,則屬於現金的淨流出。將手上的可用現金除以這個淨流出數額,則可以得到企業的可用現金週轉月數,這代表你的企業還可以維持的時間。

這次的抗疫期,對於多數的中小企業而言,在沒有現金流入的前提下,手上的現金將很難維持長久,就算是像西貝這樣的大型餐飲連鎖企業,手上的現金很有可能都無法支撐超過三個月。所以在完成了前四個動作以後,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部分了。

疫情期,如何應對企業現金危機?

第五步

第五步,處理現金流入與現金支出間的差額。

這個問題如果能解決,起碼企業將會有機會度過本次的難關。

解決差額的做法上只有兩大方式,降低現金支出與拉大現金流入。

這個階段在降低現金支出的做法上包含了:

  • 1. 和房東探討爭取免租或是減租。這個時候國有資源、大型物業或園區有較大的機會可以爭取。但個人房東難度就較大了,但是還是可以爭取看看;
  • 2. 如果不能爭取到免租或是減租的條件,可以試試是否可以晚繳房租或是分期繳付;
  • 3. 當然也可以思考快速的更換更小或是更低廉的辦公室;
  • 4. 除了租金之外,大額支出還有每個月的工資。在這個危急的階段,除非真的無法週轉,並不建議以裁員做為減少工資支出的手段,因為這個時候被裁的員工將很難在短期內找到其他的收入來源,而企業的經營本來也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建議優先採用適度的減薪方式來降低工資的支出。在無法有效安排員工工作的前提下,也可適度的安排無薪假給予員工(最近國泰航空就要求員工休無薪假);
  • 5. 有關繳納社會保險,企業可以爭取政策支持來緩繳或者免繳;
  • 6. 檢討差旅費用,減少不必要的出差(儘量用電話來替代),降低差旅支付的標準;
  • 7. 這個階段可以暫停非緊急性與重要性的企業培訓;
  • 8. 檢討對於研發或開發項目是否可以暫緩,某些無短期效益的項目可以暫時中止或停止;
  • 9. 檢討進行中的項目是否可以暫緩或是停止;
  • 10.貸款還款部分,可以和銀行討論是否可以緩繳,利息費用是否可以降低;
  • 11.相關稅負與政府部門討論是否可以降低;
  • 12.檢討所有應付賬款是否可以拉長付款時間;
  • 13.刪減沒有必要的外包服務;
  • 14.中止虧損的部門或是項目;
  • 15.員工福利與辦公室管銷部分,可以適度的降低或是取消(例如下午茶時間、車貼等等)。但是要說明的是,把這條放到最後的原因是因為通常這個部分可以節省的金額並不高,但是對員工的士氣卻會有許多影響,所以除非很必要,可以斟酌處理。
疫情期,如何應對企業現金危機?

另外,在增加現金流入的來源上有幾個措施:

  • 1. 加大催討應收帳款的力度;
  • 2. 申請銀行貸款或是政府相關補助(這個階段各地區的政府都會提供相當多的支持);
  • 3. 快速將積壓庫存轉換成為現金 (清理無用的庫存與降低庫存天數) ;
  • 4. 出售沒有積極價值的項目(不必要的辦公設備、專利、部門等等);
  • 5. 創造積極營收的可能。

我將在下次的文章中探討如何在這個階段創造積極營收的可能。



END往期精選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