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彬:意拳的活步試力


崔瑞彬:意拳的活步試力

崔瑞彬現場教拳


  試力是意拳範圍最廣、難度最大的一項專門的訓練課程,它是意拳訓練體系中承上啟下的一箇中心環節。嚴格地講,前面我們所談及的試力不過是在腳步不移動的情況下進行的定步試力而已,並非意拳試力的全部內容。況且,從實戰角度出發,真正的技擊不可能總是站著不動。因此,需要有一種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將我們在站樁中求得的渾元力充分地運用於實踐,為隨時隨地任意發力創造條件。這種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就是本文中我們要講的活步試力。

  所謂活步試力,是指在定步試力的基礎上,結合摩擦步在運動中進行試力的練習方法。很顯然,活步試力需要有定步試力和摩擦步作基礎。活步試力有手和腳的變化和移動,較定步試力靈活得多,也複雜得多,練習起來也要困難得多。

因此,練習活步試力時,定步試力和摩擦步的基礎是不必可少的。如果哪一部基礎不紮實,在練習活步試力的過程中,就會首先突出地反應出來,這時要練好活步試力是很困難的。沒有別的路,只有一條路,翻工。雖然是翻工,也要比基礎打不好而繼續練下去要提高得快。翻工也是再認識,再體認,早翻工比晚翻工要強,否則一旦形成錯誤的動作定型,就更難改了。當然,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不翻工或少翻工最好。


崔瑞彬:意拳的活步試力

崔瑞彬


  那麼,怎樣進行活步試力練習比較好呢?對於這個問題,一般地講或者就多數人練習活步試力的體會而言,初練時,用推拉試力配合摩擦步進行練習效果較好,意拳中活步試力很多,相比較活步推拉試力簡單易行,容易掌握、體會。但在人們的頭腦裡,總是想練高級的、難的,卻看不上簡單易行的,認為一看就會,往往忽視和忘記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道理,到頭來眼高手低、事倍功半。

  所以當進入練習活步試力的步驟時,首先練習哪種活步試力是十分重要的。當然,那些天資絕頂聰慧者是不在其內的。這種推拉試力配合摩擦步的試力練習,前人形象地稱之為“陸地行舟”,習者自可在實際練習過程中詳加體會。

  練習之前,我們應首先體會一下三體式的定步推拉試力,在此之間,我們應有站扶按樁的基礎。而後練習三體定步推拉度力。意拳的鍛鍊都是一環緊扣一環的,否則就會脫節,當有一定的基礎和身體的體認功夫後,再練習三體式定步推拉試力不遲。

  下面我們以以左式為例:按渾元樁姿勢和要領站好,眼睛向前平視稍向上方,兩手抬起至肚臍上一、二寸,離腹部一尺左右,雙手掌與地面基本保持平行,兩手之間距離是自己拳頭的兩至三拳,手指自然撐開,掌心向下而虛涵,肘部外撐,指尖朝前,與左腳尖方向一致,身體其它部位要求與渾元樁相同。

  此時,設想自己站在齊腰深的水裡,兩手輕輕扶按在一塊飄浮在水面的木板上。然後雙手緩緩地向前推木板,要有動一處而牽全身之感,手臂不可伸直,待推至相當於腳尖的位置,再慢慢地往後拉木板,當拉至離腹部尺許時,再向前推,做到靈不使散,力斷意不斷,意斷而神連,望深究者如此反覆體認。

  注意,向前推隨時有向後拉之意,向後拉隨時有向前推之意,總之是在矛盾的狀態中推拉木板,同時要體會水上木板在推拉過程中,有上下飄浮的感覺,推拉木板以緩慢均勻為好。此外,推拉木板不是單純依靠雙手的局部運動去做,而是要配合身體的整體運動,用整個身體去推拉木板。鍛鍊中還應注意下肢的變化,

向前推時,後支撐腿要蹬地,前腳要有下踩之意,前腿膝關節要有挺勁,不可因後腿的支撐蹬地而前突,造成整個身體過於前傾;而向後拉時,身體微向後向下坐靠,前腳掌要扒地,前腿膝關節要有前頂之意,膝關節到腳掌這部分形成槓桿之力,換言之“立式槓桿”,即俗話說的“別勁”,不要因身體後靠而失去挺勁,致使身體過於後倚而丟掉隨時向前的矛盾之力。

  當定步推拉試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我們就可以配合摩擦步進行活步的推拉試力練習。做活步試力,手與腳、肘與膝、肩與胯的協調配合很重要。手腳不協調,動作不規範,練習時意念活動就很難做到真切,身體各部位也不可能舒適得力。

  活步試力的下肢動作與摩擦步完全一樣,只是單獨練習摩擦步時雙手基本保持不動而已。具體練習方法是:自然站立,眼睛向前,稍向上方,注視遠處一個固定目標,兩手抬起至肚臍上一、二寸,距腹尺許,其它同定步試力。意念活動可進一步設想自己站在水中,在腳步移動的情況下推拉水中木板。

  先體會向前的活步推拉試力:首先左腳(右腳亦可)按摩擦步要領邁出一步,此時雙手外形雖不動,但已含有向前推之意,左腳剛一踩地,雙手即按定步試力要求向前推木板,方向始終與眼睛方向保持一致,這一點與定步試力有所不同。當雙手向前推至將要伸直的時候,開始向後拉木板,向後拉時似有拉不動的感覺,拉不動的結果是牽動了整個身體的向前運動,即所謂“動一處牽全身”。此時身體的移動與摩擦步進步要領一樣,仍然遵循“上動下自隨,下動上自領”的原則。當身體重心完全移到左腳上後,開始拔右腳,當右腳按摩擦步要領前行一步踩實後,再向前推木板,如此反覆。

  下面介紹向後的活步推拉試力:先按向前推拉試力的要求,雙手向前推木板,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當推至手臂將要伸直時,向後拉木板。這時,不是雙手有拉不動的感覺,而是雙手利用整個身體的向後運動,往回拉木板,從外形上看,雙手先有回拉的動作,而後左腳隨之開始拔起,但是回拉的同時,前腳已含有拔起之意。按後退摩擦步要領,左腳向後移動一步。踩地後,重心完全移動到左腳上後,雙手再向前推木板,依此反覆。

  鍛鍊時須記住:

第一,雙手向前推不能將手臂伸直,向後拉時手要離身體尺許,以便使己內之力飽滿,要保持肘部外撐。雙手的推拉要與腳下移動配合協調,後腳蹬地才能向前推動木板,身體向後向下坐才能拉動木板。

  第二,與定步試力一樣,在推拉過程中,雙手向前推則隨時可能向後拉,向後拉則隨時可能向前推。

  第三,雙腳的運動,則可能是腳步向前剛一踩地,又可能馬上向回收腳,腳步向後剛一落地,也可能立即向前收腳,而且行步中,向前始終是在又去又回,又回又去的矛盾狀態中試探著向前移動,向後也同樣是在這種矛盾狀態中試探著向後移動。

  第四,無論是向前或向後的運動,兩眼始終要注視一個固定的目標。

  如同練習摩擦步一樣,當向前向後的活步試力都做得比較協調了,我們就可以將向前和向後的推拉試力結合起來練習。至於,向前多少步,向後多少步,沒有具體的規定,視情況而定,以隨意為好。

  總之,開始練習時,可以只練向前或向後的活步推拉試力,而後進一步就要打亂順序,隨意進退,以應實戰的需要。

  在以上推拉木板的試力練習有了相當的基礎,我們可以改變意念活動,重複進行推拉活步試力練習,具體方法與前面一樣。意念活動可進一步設想站在水裡,雙手扶按的不是水中的木板,而是一個浸沒在水裡的球。

  前面我們做推拉木板練習時,木板上下飄浮感較強,雙手比較容易控制。但現在意念活動改變了,雙手推拉的是一個球,要想在推拉的同時,控制好手中的球,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因為在推拉過程時,我們總是要推著球向前去,或拉著球往後來,而球在水裡不僅上下浮動,很可能向左向右向其它方向滑動,很不聽“使喚”,雙手控制起來的難度較推拉木板就大了許多。

  雙手在水裡推拉這個很不聽“使喚”的球時,要感覺這個球在推拉中的方向變化,並迅速加以控制,不使其脫落或滑走,體會在雙手控制難度加大的情況下,整個活步推拉試力,還能不能象推拉木板一樣做得協調均勻,舒適得力。

  活步試力練習內容很多,限於篇幅,在此我們僅以活步推拉試力為例,談了談活步試力的基礎,相信讀者依此鍛鍊,會有良好的效果。此外,習者只要不違背意拳的原理原則,儘可在任何定步試力鍛鍊的基礎上,配合摩擦步進行活步試力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