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大家認識一下,戰鬥在防疫一線的晉城最美夫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

卻被疫情沖淡了年味兒


病毒是無情的

人們的愛是無限的

在抗擊疫情一線

有無數的“戰士”勇敢地衝在前面

捨棄小家,保衛大家

這其中

就包含了一對對夫妻

上演了

“抗疫第一線,上陣夫妻兵”


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

晉城醫生伉儷的最美逆行

1月22日晚,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生張燕霞通過當晚值班同事得知,院裡收治了第一例發熱患者。從那刻開始,她就做好準備,要奮戰一線抗擊病魔。


“疫情嚴重嗎?有沒有課本上的非典嚴重?治療它的醫生和護士會不會感染?感染了以後能不能治好?”張燕霞10歲的兒子牛牛當時就在她的身邊,得知消息後,他一連向媽媽問了四個問題。


“有沒有非典嚴重還不清楚。醫生護士都會防護,但是也有可能被感染,感染以後醫護人員就成了病人,但大多數都是可以治癒的。”為了讓牛牛對即將到來的分別有心理準備,張燕霞認真地拿捏著言語分寸。

帶大家認識一下,戰鬥在防疫一線的晉城最美夫妻

帶大家認識一下,戰鬥在防疫一線的晉城最美夫妻


第二天一早,為了不給家人過多的心理壓力,張燕霞簡單收拾行李後,沒有告別便匆匆出門了。她把家全部託付給了丈夫張晉波,自此便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再也沒有回去過。

帶大家認識一下,戰鬥在防疫一線的晉城最美夫妻

右一為張燕霞


抗擊疫情的每一天都是在與時間賽跑。張燕霞是中醫醫師,為了更充分的發揮中醫藥在疫情救治中的作用,她經常要為患者採集病史、查體、採集咽拭子標本,每一天都要查房嚴密觀察患者臨床症狀、體徵、舌苔脈象等病情變化,並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診療方案。


忙碌的工作之餘,張燕霞習慣寫下每一天的疫情日記。1月27日的疫情日記裡,她這樣寫道:


“1月26日下午6點30分,我的‘傻老公’報名成為志願者,進入了發熱門診留觀區。今天早上7點,他給我發了微信,還沒等到我的回覆,他就全副武裝進了隔離病房。看到他的微信後,我難過極了,比自己進入隔離病房還難過。他不是傳染病專科醫師,穿脫隔離衣都不熟練,會增加感染機會的……”


原來,張燕霞的丈夫張晉波也是一名中醫醫師,就職於市人民醫院1月25日,隨著前來就診的發熱患者人數增加,市人民醫院在院內召集志願者,張晉波率先報了名。因救治需要,1月26日,張晉波全副武裝進入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2月2日,張晉波進入市人民醫院確診患者隔離病區(該病區位於第三人民醫院院內),參與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就這樣,雖然不隸屬於同一個醫院,但這對夫妻卻一起不約而同地站在了疫情抗擊的第一線。

帶大家認識一下,戰鬥在防疫一線的晉城最美夫妻


“疫情當前,醫生責無旁貸。”即便有擔心,張燕霞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的決定。

帶大家認識一下,戰鬥在防疫一線的晉城最美夫妻


但上了“戰場”,就不能陪伴家人。

談起家裡的情況,張燕霞非常感謝自己的公公婆婆。“其實我公公婆婆的壓力也非常大,他們不僅要照顧牛牛,還要照顧90多歲生活不能自理的外祖母。但他們從來沒對我們說什麼,每次聯繫說的最多的都是‘照顧好自己,家裡別操心’。”


自疫情出現到現在已經整整16天,張燕霞夫妻也已經很久沒有回過家,他們的兒子牛牛也在這段時間裡突然長大了。每一天做完家庭作業,牛牛都會用微信自發地給媽媽發一則信息,信息的內容幾乎都是這樣:“我的作業做完了,你們不要擔心我,注意安全就行。”


其實,牛牛還有一個願望:他想和爸爸媽媽一起視頻。牛牛的願望很小,但至今還沒有實現。


2月2日,張燕霞的丈夫張晉波來到了市人民醫院位於第三人民醫院院內的確診患者隔離病區,但他們二人僅僅在路上匆匆打了個照面,就再也沒有見過。平時二人的工作都很忙,微信聯繫的常態是,你說了這句,他很久才能回覆下一句。


但張燕霞堅定的認為:這時候的短暫分離,不過是為了家人未來更長久的相聚。


記者手札:


張晉波醫生目前正身處確診患者隔離病區,參與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因為醫療救治工作形勢緊迫,我們暫時沒有打擾張晉波醫生進行個人採訪。但通過對張燕霞醫生的採訪,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張晉波醫生在疫情面前,舍小家為大家,挺身而出,英勇奮戰的精神。在向他們致敬的同時,我們真誠地希望他們夫妻二人能夠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

還有很多

像張燕霞張晉波一樣的夫妻們攜手並肩在一線戰鬥疫情來襲

守住崗位是他們使命
更是他們內心的擔當向你們致敬

希望你們注意安全、保重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