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八點特刊」待到櫻花爛漫時——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晚八點特刊】待到櫻花爛漫時——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晚八點特刊」待到櫻花爛漫時——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晚八點特刊」待到櫻花爛漫時——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待到櫻花爛漫時

——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我從未曾這樣恐懼過清晨,每天早上亮起的手機屏幕上傳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噩耗,隨著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的遞增,心中的那一盞燭燈僅有的光亮也在絲絲縷縷地被抽走。

在被強制延長的假期以及疫情的雙重加復下,心情總是不得平復,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做點什麼,卻也只有呆在家選擇聽從安排,只好在不斷地瀏覽著各路信息。以前我總是不喜歡彈幕,覺得會分心影響自己看視頻內容。這一次,面對疫情的視頻,彈幕裡跳出的全是“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字眼,我的眼眶不由地溼潤了。是對疫情危機的憂心更是對中國人人心凝聚的感動。中華民族何以至千年,靠的,就是人心的凝聚與團結,才使得我們中華民族以生生不息。

「晚八點特刊」待到櫻花爛漫時——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可是沒等我們我們把病毒檢測明白,病毒就先我們一步測出了體制的優劣、幹部的水平、商人的良知、專家的素養、醫者的操守以及民眾的認知。國難當頭,紅十字會,一個本著奉獻社會的慈善機構,卻因為捐獻的物資不能及時得到合理的下發成為眾矢之的;急需口罩的情況下,黑心的商家大幅提高價格發國難財;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卻有人將疫病當做自己娛樂的談資,開著毫無意義的玩笑;患者家屬毆打處於抗疫前線的醫生……

我猛地想起魯迅曾說:“敵人是不足懼的,最可怕的是自己營壘裡的蛀蟲,許多事情都敗在他們手裡。”確實,這些人如蛀蟲一般一點一點地蠶食著中國。

可幸舉國悲憤之時,總有人埋頭前行。同胞危難之際,往往出義士。鍾南山83歲高齡仍前赴疫病抗戰一線;短短八天時間內火神山醫院竣工;社會各界的無私捐助;社會素人不停的鼓勵與支持……這,才是中國本該有的樣子。

傍晚,我不再在冗雜的信息中徘徊,決定放空一下自己的大腦,打開電視開始播放《流浪地球》。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電影初始的一段話“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晚八點特刊」待到櫻花爛漫時——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這令我想起2003的非典,2013年的禽流感。這一次又一次都沒有引起人們徹底重視,直到現在疫情嚴重到不得不重視起來,人們開始唾棄吃蝙蝠的人。可我覺得這不只是一個人的緣故,這也是社會的不重視。如果沒有出現冠狀病毒呢?或許,吃蝙蝠只不過是成為一些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又有誰會顧及到這背後潛在的危害呢?恩格斯說過:“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也但願這次疫病過後,人們能和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互相報復。

夜深了,伴隨著林俊杰作為一個音樂人獻給疫情的溫暖與愛——《stay with you》,我默默祈福,期待著黑夜翻面後新的白晝。我們的2020或許是掉進了某個編劇的宏大劇情裡,而我堅信著,也期待著轉折的那一天。陰雨江城兩蒼茫,菱角湖畔映霞光。萬眾一心戰疫情,不日定當齊安康。

新年的鐘聲響徹九州,疾病與災難都會成為歲月的塵埃。總會有一天,這裡沒有撕心裂肺地哭喊,沒有絕望與黑暗,春風會吹開這裡的櫻花,一樹又一樹盡連成蔽日的雲朵,而這裡,疾病肆虐過的冰冷土地下,是即杵破土而出的春天。

「晚八點特刊」待到櫻花爛漫時——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作者系浙江省開化中學高一學生

指導老師:張永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