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合一”高玉宝

“三名合一”高玉宝

华东方

提起高玉宝可能许多人都知道。如果讲起“半夜鸡叫”可能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因为不少孩子只知道“半夜鸡叫”的故事,对周剥皮印象更深刻,并不怎么记得高玉宝了。然而谈到“三名合一”高玉宝,恐怕知道的人就更少了,也许有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高玉宝就是高玉宝吗?什么叫“三名合一”高玉宝呢?

这个“三名合一”高玉宝,要从2000年谈起,世纪之交,我在《春风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新世纪雷锋丛书》,为了造势和扩大影响,出版社请来了20任雷锋班班长签名售书,叫做“20任雷锋班班长相聚沈城”,同时还请来了雷锋的战友和雷锋辅导的学生,特别是请来了年逾古稀的高玉宝老先生。在“沈阳北方图书城”售书那天,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令人啼笑皆非,终生难忘。我们20多签名者坐成一排,埋头签名,应酬不暇,忙的不亦乐。购书者是慕名而来,满堂结彩,场面异常火爆。其中,有个50多岁的男子,从书店的大门跑进来,直奔高玉宝而去,上来一把就把高玉宝抱住了。大喊一声“这回我可见到周剥皮了!”。当场弄的高玉宝很尴尬,搞的火爆的场面顿时哑言失笑。片刻过去,人们很快就明白了,而更多的人觉得很开心。情况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这个人太激动了,把高玉宝说成了周剥皮,另一种就是高玉宝把周剥皮这个典型提炼朔造的太成功了,远远地超过了自己这个主人公。

“三名合一”高玉宝

在晚宴上,高玉宝自己也感到好笑,高兴之余,便谈起了当年创作这篇小说的过程。高玉宝小时候,没念过几天书,斗大的字不识几个,根本不具备写作的文字基层。但他有一种强烈的学习精神,不会写,就画图表述,他的这本小说就是在解放战争中,边行军打仗边画出来的。举个例子说明吧!他当时写个入党申请书“我从心眼里要入党”。这8个字,他只会写一个字,就是我字,其他都是画的和编的。“从”字,就画个毛毛虫;心字就画个桃子形状的心;心眼的眼,就画个眼睛;里字,在他的家乡大连的口音,里和梨不分,便画个大白梨;要字便用咬字的意思,用嘴巴的形状代替;入字他家乡的口音与鱼不分,便画了条鲤鱼;党字没法画了,憋的没办法,最后灵机一动,索性画棵大树,上边挂个大钟,一敲当当响,就是“党”了。

就是这么一篇画出来的东西,却影响甚大,价值连城。1956年第一次出版,稿费是8000元,相当现在多少钱很难说,不过当时,在北京能买个“王府”。但高玉宝根本没有动心,而是把这笔稿费全部捐献给东南沿海福建前线的官兵了。谈到这部小说的名字时,他介绍说,当时是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领着一帮军中才子们讨论,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建。在一旁的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元帅听的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又似乎听出来点什么名堂,便一拍桌子说“好了,不要呛呛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高玉宝吧!”意思是这是个战士作家,写的是自己在旧社会的亲身经历,就叫他自己的名字吧。后来,毛泽东主席接见他时,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战士作家高玉宝。”

2000年,高玉宝75岁,这么大的年龄从大连赶到沈阳参加我的著作的首发式,我很感动,心里想,他的75寿辰我应该表示表示,又一想,高老是个很有修养很高雅的人,送几个钱有点俗,送一般的礼物,又不雅。最好有一种既能表述他高雅不同凡响的身价,又符合我的身份的一种寄托物。我想来想去,终于找到了感觉,想出来一首祝寿词。就是“战士作家总理封,‘三名合一’元帅定,古今中外高玉宝,半夜鸡叫天下鸣”。“战士作家是周总理亲口封的,“三名合一”就是这部书的名字,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和这部书作者的名字,都叫高玉宝,这三个名字合为一个,是罗荣桓元帅亲自定的,这是古今中外都没有过的,半夜鸡叫的故事,被翻译成为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全世界都在传播。我感到我的词写的不赖,可我的字拿不出手,我就跑到阿红那里,请他书法。他看了很满意,即兴在高玉宝名字的上方又加了两个字“国宝”。

2008年10月,我们一起参加抚顺市雷锋小学校庆50周年,高玉宝的夫人姜大姐,把我的名片拿去了几张。我说我不出名,我的名片没人注意。他说,你给高玉宝写的寿词,挂在我家客厅里,谁来谁看,谁来谁问华东方是谁?再有人问,我就把你的名片给看一看。

2009年2月,我们又一起参加辽南某部雷锋纪念馆剪彩仪式,在晚宴上,我和高老开玩笑(他是个幽默的人)。讲了一个我在报刊上看到的新版“高玉宝”,说沈阳市某少年宫,寒假里上表演课。有个二年级的小学生,第一次讲故事,比较紧张。上来一口气没有停顿地讲“在旧社会有一小孩叫高玉宝给地主周剥皮当长工------”老师马上制止。提醒孩子上表演课讲故事,要有语气,有停顿感。比如这样说“在旧社会吧------”于是孩子从来“在旧社会吧!有个小孩叫周剥皮,给地主高玉宝当长工”老师马上叫停。知道孩子更紧张了,便及早提醒下边的一段话是痛斥地主周剥皮的,要气愤。于是孩子带着气愤的口气说“地主周剥皮,你要老实交待,别人家的鸡都是半夜叫,你家的鸡为什么天亮才叫呢?”

那时候,正是《闯关东》热播的阶段,报刊上讨论,说地主都是朱开山那样的,勤劳型的善良性的,不是周剥皮式的,不是在雷锋手上砍三刀那种的地主婆。高玉宝说“地主也不一样,有朱开山那样的,也有的很恶,很霸道,叫恶霸地主。”我说,现在的孩子们,不知道地主的概念了,不明白地主与长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乔安山说,现在大人也变了,时代不同了。雷锋团的老副政委刘家乐,当年团党委常委分工他专门负责培养雷锋,是个有功之臣。几年前,他回老家山东牟平,他还是解放前县武工队的队长,一下车,县里敲锣打鼓,热烈欢迎。他心中有几分欢喜。可是走了几步,觉得不对味,原来,这队伍不是欢迎他的,锣鼓不是为他敲的,鲜花和微笑也不是送给他的。而是欢迎台商来投资的。这虽然让他有些扫兴,但也能接受。可是细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来投资的台商不是别人,正是解放前这个县地主还乡团的团长,是他的死对头,是他带着武工队,把这个家伙赶跑的,最后跟着蒋介石在台湾落脚,今天摇身一变又回来了。尽管像刘家乐这样的老革命,有些想不通,但无法改变现实,这是国家格局的新变化,不管中国,全世界都提倡建设和谐社会。

高玉宝老先生,今年已经80多岁了,但心态特别平和、包容,还经常幽默。有时候到各地走走。他在全国各地担任70多个名誉职务,在中小学的“高玉宝班”和“高玉宝中队”就有55个。

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