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孟買有一座龐大的公共洗衣場,那是遊覽孟買必去的景點之一,有160多年的歷史,在那裡你能看到印度人怎麼手工洗衣服。洗衣場共有八百多個洗衣池,可以供近千人同時洗衣。洗衣服的方法160多年來都沒有什麼大的改變,純手工處理,完全靠人力,如今依然如此,甚至構成了孟買最具特色的一道風景線。據說,這裡是世界最大的露天洗衣場。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洗衣人帶著孩子工作

洗衣場位於孟買市中心的一個城鐵旁,通往城鐵入口的大橋是觀看的最佳位置。站在橋頭向下看,眼前是數百個洗衣池和成百上千的晾衣杆,上萬件衣服在陽光下曝 曬。不知道為何,此情此景讓人想起“沉舟側偏千帆過”這句詩,可能是微風中飄揚上萬件衣服,像江面上撐起的千帆一樣。衣服下面無數印度人正圍著水泥的洗衣槽,洗衣服。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我在遊覽洗衣場時,注意到洗衣廠周圍也有一些用機器洗衣的鋪子,但他們的洗衣量和洗衣場內無法比,也夠不成威脅,只能算是洗衣場的有益補充。這說明在印度人力還是相當便宜的,甚至比洗衣機還廉價,又不用電費,所以手工洗衣的行業才能在現代社會保留下來。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洗衣工男多女少,力氣活!

洗衣服可是力氣活,所以男多女少,有的人用棍棒敲打衣服,有的人掄起溼透的衣服往水泥牆上砸,還有人用手搓。如果你閉上眼睛,聽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就好像置身於一座工廠之中,只不過工作的是人,不是機器。這裡的洗衣工每個月能收入大約150美金,但是要扣除水費和洗衣池的租金,實際收入也就是100美金,不過這筆錢在足可以養活貧民窟中的一家人了。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高樓大廈下的千人洗衣場,這張圖也象徵著印度的社會結構,少數富有的人和廣大貧窮的老百姓。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洗衣場全景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我想進入洗衣場拍照,卻遇到地頭蛇索要入場費,看來貧民窟裡真的有黑社會啊。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雖然洗衣方沒有變,但送貨方式已經改變,由於許多酒店也在這裡清洗他們的被單,所以需要有車來送貨,一條龍服務。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洗衣場附近的洗衣店,機器洗衣,也來分一杯羹。他們在洗衣場附近開店,比較容易接單。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年輕的洗衣人


印度人洗衣服也成一道風景線(圖)

年長的洗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