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互聯網醫療發展方向越發明確

政策扶持,互聯網醫療發展方向越發明確

近期的疫情牽動人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近年來,我國出臺了規範“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多項新規,推動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

2018年4月,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確定互聯網在醫療領域的作用;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佈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為中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療”指明瞭方向。2019年8月,國家醫保局印發《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聯網+”在實現優質醫療資源跨區域流動、促進醫療服務降本增效和公平可及以及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據網經社“電數寶”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規模約490億人民幣,滲透率低。陳禮騰指出,互聯網醫療從在線掛號起步,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院外候診等就醫服務。隨後發展為以互聯網醫院為主,實現診療線上化的就醫方式。而未來,實現醫療、醫藥、醫保互通,以個人健康為中心的閉環式醫療服務體系將是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方向。

此外,陳禮騰指出,近幾年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投融資整體規模較小,但是隨著政策的扶持、5G技術的普及使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瓶頸一步步被打破。最後,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用戶使用習慣進一步養成,互聯網醫療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對於此次疫情的影響,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帶來了災難,期待儘快控制疫情恢復正常。同時也孕育著生機。此次疫情將帶來多種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在線化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將進一步得到重視,互聯網新“拐點”或將出現。曹磊進而判斷,互聯網醫療將在2020年迎來重大普及發展的歷史機遇期,正如2003年“非典”對於催生當年的淘寶網,從而成就今日富可敵國的阿里系一樣意義重大。

華商報記者 黃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