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疾控:“七兵種”出擊戰疫情


梓潼疾控:“七兵種”出擊戰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梓潼縣疾控中心全體職工“請戰出征”,為人民群眾築起了防護的堡壘。

疫情襲來,梓潼縣疾控中心立即成立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組建7個應急小組,實行24小時應急值班,內外兼修,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業務培訓20餘次。適時掌控疫情動態,開展風險評估和疫情研判,對全縣防控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為梓潼的阻擊戰場,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排查組,疫情的“炮兵”

戰場上,炮火開道,密集轟炸,不留任何死角。一是統一排查標準,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村)防控工作方案(試行)》的相關要求開展排查工作。二是排查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排查詢問語言簡單明瞭,通俗易懂,爭取當事人密切配合。三是多部門內外配合,排查無死角和漏洞。積極與公安部門取得聯繫,提供的返鄉人員信息及時排查。保持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繫,反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跟蹤、排查、隨訪。各小組保持緊密聯繫,排查情況及時跟流行性病學調查組、消毒組、檢驗組等進行溝通。目前排查返鄉人員416人,285人通過14天潛伏期觀察。

流行性病學調查組(流調組),疫情的“排雷兵”

戰場上,距離危險最近的兵種,為後續部隊掃清衝鋒的障礙。多次的業務培訓,促使流調組進現場都能“得心應手”;病例個案調查表內容的詢問、進入現場的順序、防護服的穿脫、洗手方法等,一遍一遍地在腦海裡循環;身上佩戴的錄音筆,詳細記錄了整個流調過程,為出現場控制住了二次汙染,有效控制了帶出病毒的風險。目前,共流行性病調查21人,醫學觀察15人,重點密切接觸者流行性病學調查5人,隔離病區隔離1人,由縣人民醫院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居家隔離4人,由社區或鄉鎮衛生密切關注身體狀況,村社幹部隨訪其居家動態。流調組和隔離負責人保持24小時信息互換,及時處理突發狀況。

消毒組,疫情的“防化兵”

梓潼疾控:“七兵種”出擊戰疫情

戰場上,消滅敵人突出武器,保障戰鬥的勝利,裝備看上去,高大上!是的,先進的機動噴霧器,有著自動化的系統,均勻地消殺每處病毒藏身之處。“內殺外堵”,在復工日,召集全縣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社區等開展消毒等業務知識培訓,詳細指導工作、居家和個人衛生內外環境消毒,將區域內的病毒,扼殺在搖籃;聯合公安和交通等部門,在進出梓潼路口設立卡點,指導各部門協作對過往車輛進行消毒,同車人員進行體溫測量,有效防止病毒外侵和流竄。目前,消毒組對縣域內消毒面積達100%,消毒面積累計15萬平方米。

檢驗組,疫情的“偵查兵”

戰場上,識破敵人的詭計,一舉拿下敵人陣地。一是加大生物安全培訓,對縣域內36個發熱門診進行業務培訓,熟悉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採樣的流程、運輸等。二是保持24小時信息聯繫,及時處理突發事件。三是保證樣本有效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抗體檢查統一由綿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由檢驗組負責全縣的採樣、送檢,保障了生物安全和樣本有效性。目前,共對2名患者分別採樣2次送檢,核酸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健康教育宣傳組,疫情的“宣傳兵”

戰場上,傳遞給我方重要信息,起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的作用。提升防控能力,印發健康教育宣傳資料30萬份,製作相關標語15幅,出動宣傳車4輛,組織單位內部、重點單位和各鄉鎮衛生院普及防控知識,提升個人防護水平,落實防控措施;宣傳資料製作生動、形式,普通群眾容易理解和接受。標語,通俗易通;廣播,方言順口溜,接地氣;宣傳工作開展機動靈活,街上行人口罩戴得不規範,馬上上前講解。

物資組,疫情的“運輸兵”

戰場上,至關重要,跟戰士高昂鬥志,成正比。應急物資匱乏,是目前全國普遍情況。物資組在加緊採購物資的同時,採取,先保障一線,再考慮其他部門的原則;號召全縣人民節約應急物資的使用,並廣泛宣傳再次使用口罩的消毒方法和用書夾自制面罩等。目前,採購38.82萬元衛生應急物資,接受社會捐贈物資10萬餘元。

信息組,疫情的“通訊兵”

戰場上,傳達正確的指示,上報及時戰況,對戰果至關重要。疫情發生後,信息組與其他組密切配合,一同赴前線,著實成為了“戰地”記者。發表原創信息24篇,上報信息116條。及時地、真實地、準確地報道一線“戰況”。

梓潼疾控人,在經歷了非典、人禽流感、5.12地震、甲流等磨難後,越發堅定了信心,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打贏這場阻擊戰。

目前,梓潼縣無確診和疑似病例。


梓潼疾控:“七兵種”出擊戰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