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同名同榜进士,朝廷给其中一人改名为陈廷敬,康熙皇帝的老师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府阳城人,清代大臣、学者。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

陈廷敬, 20岁中进士, 23岁成帝师, 当官53年28次升迁。朝廷六个部,他干过四个部的主官。

康熙十四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后历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康熙四十二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陈廷敬为政清廉,《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在官居吏部尚书时,陈廷敬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到礼部上任,曾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

王跃文著作的《大清相国》曾这样赞扬他: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陈廷敬的故居是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国家级5A级景区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皇城相府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

内午亭山庄导航图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

河山楼是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名取“河山为囿”之意,是崇祯五年,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

河山楼高达七层,可同时容纳千余人避难,如此的高度与规模在明清建筑中极为少见。更为难得的是,这样一座砖石高层建筑,历经近四百年的风雨沧桑,仍旧巍然屹立,雄距一方,周边至今没有超越其高度的建筑。

河山楼建于公元1632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

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底层深入地下,开辟有秘密地道,便于转移逃生。河山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当地老百姓为形容河山楼的高耸,做了一首打油诗:皇城有座河山楼,半截插在云里头,堵着风儿过不去,绊着月亮不能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