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盛宴中的機會與挑戰

ETC之戰1.0時代的基礎設施市場和用戶之爭中,各路玩家爭的是這場ETC盛宴的入場券。

你以為銀行是在賣卡,其實它盯準的是“刷車支付”廣泛的應用場景;你以為安防企業是在賣攝像頭,其實它們看重的是背後的視頻雲平臺及一系列可以接入的應用;你以為阿里、華為等科技巨頭看重的是網絡管道、雲服務,但它們佈局的或是整個智慧交通的數據生態大棋。

強力的政策引導下,許多事情會變得直接很多,豪賭當然有風險,但時間不等人。

ETC盛宴中的機會與挑戰

ETC盛宴中的機會與挑戰

因為稍不留神,ETC之戰2.0已經打響。

當客車ETC已經普及近2億,貨車ETC已經開始普及;當傳統ETC收費系統升級調試正在進行,基於人工智能的ETC收費稽核和信用管理系統已經開始落地;當高速路上的ETC大門剛剛打開,停車場、加油站、旅遊景點、居民小區、機場車站各個場景也一通百通,呈燎原之勢。

當然,ETC在各個新場景的進一步發展也存在問題。比如在政策在2020年是否依然強勁,許多私家停車場是否有動力引入高達10萬元的ETC設備,有沒有更先進的技術取代ETC等等。

問題不斷出現,解法也隨之湧現,場景亦不斷延伸;當軌跡將偏未偏時,媒體的聲音和相關部門的舉措也適時糾偏,嗅覺敏銳得企業總能最快提前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