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狠,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古人相信“相由心生”,認為一個人的相貌,往往反映著他的性格、氣質和人品,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觀人術”。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狠,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早在戰國時期,鬼谷子就提出了一些識人用人的原則和方法,到了三國時期出現了《觀人經》,再到近代名臣曾國藩的《冰鑑》,這些都是觀人術的精華之作,直至今天,在心理學、管理學方面仍然發揮重要的參考作用。

此外,幾千年來流傳下來大量的觀人諺語,往往一語中的,更生動也更實用,比如我們常見的有一句話,叫“兩腮無肉不可交”。

“兩腮無肉”,就是腮部比較清瘦,說得難聽點叫“尖嘴猴腮”。這樣的人,不建議和他交往過深。為什麼呢?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狠,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這裡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說“兩腮無肉”的人,長期肝氣鬱滯,做事容易心浮氣躁,似乎總是一肚子的怨氣,待人則偏於尖酸刻薄。

與之相反,整個面部顯得飽滿、協調的人,如所謂的“國字臉”,一看就是厚道之人。

另一種說法是,“兩腮無肉”的人,往往生活環境不太理想,這樣的人容易把利益看著比較重,偏向於斤斤計較,一點小事就有可能導致關係緊張。

不管以上哪一種,都是有比較明顯性格缺陷,交往起來會非常累,所以有“兩腮無肉不可交”的說法。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狠,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其實,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話,說得更直白,叫做“滿臉橫肉是兇相”。

需要注意,“滿臉橫肉”不僅僅是胖,有些人的臉長得胖嘟嘟的,像彌勒佛一樣,很可愛,這個可不叫“滿臉橫肉”。

那什麼叫“滿臉橫肉”呢?就是臉上有那種比較深的橫紋,或者一道道褶子的,有些老人家會形象地稱之為“兇紋”。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狠,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常看到一些惡霸、打手,很多都是這樣的“滿臉橫肉”。

為什麼有這種面部特徵的人比較霸道,習慣逞兇鬥狠呢?

其實這也有一定根據,就是人在平常生活中如果總是“疾言厲色”,很少給人好臉色,也就是“戾氣”很重的話,那久而久之,他的臉上就會形成大量的這種橫紋,成了一副兇相。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更狠,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不管是“兩腮無肉”還是“滿臉橫肉”,講的都是一個概率問題,我們不要把它們絕對化。就像孔子有個弟子叫子羽,孔子一看這人相貌不好,很不喜歡,最後才發現自己走了眼,所以留下一句話叫“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但不管怎樣,這些俗語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經驗當中總結出來的,就像老農看看雲霞或露水,就知道明天是晴天還是下雨一樣,都是屬於集體智慧的結晶,很有實用價值。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