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許多學校都沒有辦法按時上課,還是也只能待在家中做作業,放假時間變長了,但是作業永遠不會遲到。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王先生的兒子上二年級,他的兒子選擇了一所很好的學校,無論是環境還是飲食,或者是師資力量,都是當地最好的。但是學校經常會舉辦活動,不僅如此,老師還會佈置一些奇奇怪怪的作業。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由於假期延長,兒子的老師在群裡佈置寒假作業,要求家長陪同孩子"數一萬粒米",儘管王先生覺得這個作業非常奇葩,但還是,和兒子坐在桌前數米。數到幾百顆的時候,王先生已經失去了耐心開始發火,指責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奇葩而且又沒有任何意義。王先生忍不住打電話過去質問老師,結果卻遭老師無情打臉。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老師告訴王先生:"可以先數出500粒米,然後稱出重量,再乘以20就可以了,一粒粒數只會浪費時間"。老師的本意是 希望孩子能夠學會換算,從而舉一反三,聽到老師的解釋之後,王先生自愧不如,恨不得想找個地縫鑽進去,這麼簡單的方法,當初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之後王先生為自己的不良態度進行道歉,老師也明白家長的苦心,所以原諒了王先生。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因為立場和觀點不同,時常會發生矛盾。

當和老師發生矛盾的時候,家長該怎麼處理?

1、認真瞭解情況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知道孩子受委屈時家長一般都無法冷靜,不是直接斥責老師,就是到學校去投訴。還有些家長根本就沒有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就妄下結論。家長們應該先聽孩子把事情講完整,說清楚,然後再找到老師瞭解事情的真相,當自己清楚了,整件事情之後再進行客觀冷靜的判斷,不要聽信一面之詞。其實很多孩子所說的話,只是為了想要偽裝自己,所以孩子的話也不能全信,每個人都會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撒一些小謊。

2、不要將事情鬧大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雖說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可是學校的老師和扮演著同樣重要的作用。所以當家長和老師的意見不同產生矛盾時,雙方最好不要將事情鬧大,而應該儘量在私下解決,否則不僅會對自己造成困擾,而且也會給自己造成不良影響。

現在社交軟件非常普遍,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方式幾乎都是通過微信交流,如果雙方發生矛盾,就會有人抱著讓大家評理的心態將事情發到群中。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恰當的處理方式,只會激發雙方更尖銳的矛盾,而私下解決不僅能更快化解矛盾,還能保護雙方的形象。

3、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衝動是魔鬼",極端的情緒會讓人失去理智,人在憤怒的時候也很容易做出出格的行為,甚至做出無法挽回的事情。所以家長和老師溝通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情緒穩定,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

一旦涉及到孩子的問題,家長就很容易動怒,但是這種情緒對雙方的溝通沒有任何好處,不僅無法解決問題,而且會讓雙方鬧得很不愉快。矛盾加深之後,有的老師還會遷怒到孩子身上。所以家長要時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被情緒牽引和控制,更不要讓孩子為自己的失誤買單。

4、理解萬歲

孩子寒假作業“數一萬粒米”,寶爸發火質問老師,卻遭無情打臉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初衷都是好的,只是雙方的立場和觀點不同,所以當雙方發生矛盾的時候,應該做到相互理解,而不是互相指責。理解永遠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要能夠現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就能夠做到感同身受,體會到對方的立場。

所以說當家長和老師發生矛盾的時候,其實並不難解決,只要家長有心,老師配合,相信很快就能解決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