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胡塞佩·德·里贝拉出生在西班牙的巴仑西亚,少年时随父亲去意大利,长期定居在那不勒斯。曾游历过许多艺术圣地,并学习和研究过历代大师们的许多作品,尤其崇拜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提香。17世纪卡拉瓦乔的艺术观念和明暗画法,对他影响尤为直接和深刻。25岁起荣任那不勒斯总督的宫廷画家。
里贝拉在那不勒斯成为画家们公认的领袖人物,与意大利的画家共享盛誉。因为他个子矮小,意大利人称他为“小西班牙人”。但是在他那矮小的身躯中始终蕴藏着一颗高尚善良的灵魂,他用自己的画笔为西班牙人在欧洲画坛争得了荣誉。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17世纪上半期西班牙绘画的重要代表。在意大利期间,年轻的委拉斯开兹曾拜访过他,不少有成就的意大利画家均出自他的门下。
里贝拉的创作题材广泛,他一生的作品无论是宗教神、寓言、风俗画还是肖像画皆很出色。他的宗教题材作品更多地倾向于世俗化,宗教人物都是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写照。他尽管不去描绘对上帝的赞美和虔诚,而是去表现人物充满自信自尊和英雄无畏的气质。他用农民般的朴实、有力和粗犷来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由于他长期居住在意大利,描绘的又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因此,人们往往把他视为卡拉瓦乔的继承人。


里贝拉早期的作品就以流畅的笔触、结实的人体和富有激情的心理刻画而引人注目。到了40年代,他的作品也以优美的威尼斯式的色彩而逐渐受到同行们的赞赏。他强调人体浮雕般的体积感,色调沉着有力,并带有抒情诗般的意味,从而丰富了西班牙绘画的艺术语言。里贝拉曾为宫廷服务多年,作为宫廷画家,最可贵的是:他以善良同情的心态发现和描绘社会底层劳动大众的面貌、思想感情和品质。这也是17世纪西班牙现实主义画家们的共同之处。57岁的画家经历了1648年被镇压的人民起义,这对画家是沉重的打击,年过半百的画家变得郁郁寡欢和消极沉闷。不久便辞去宫廷画家之职,隐居于那不勒斯郊外,暂时搁笔,深居简出。两年后又拿起画笔,此时创作的人物都带有难以抑制的情感,大多垂首颓丧,目光无神,画家借以抒发心中郁闷的情绪和失望的感情。


《畸形脚的乞丐》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自16世纪以来西班牙的都市和乡村到处可见流浪汉和乞丐,他们常成为现实主义艺术作品中的主人。 这位跛足少年是位小流浪儿,他独自在旷野里艰难地行走。画家取他转身的姿态,露出孤独无援、令人心酸的凄楚傻笑。他虽然身体残疾,可他心地纯朴,对生活仍然充满着美好的向往,让人同情怜爱。他扛着一根棍,手里拿的纸条上写着“看在上帝的份上,可怜可怜我吧!”这是一颗善良的心在向社会发出呼救,一切有良知的人是不会无动于衷的。这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魅力和它深刻的社会意义。
画家以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真实地再现了这一生活现象,是一幅杰出的肖像性风俗画,它表达了画家的理想:希望世界给每个人以幸福和美好。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不公平社会的永久怀疑。


《忏悔的玛格达雷纳》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182×149cm 油画

这件肖像画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十七世纪忏悔的圣女系列中最美丽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的女主角正在忏悔,她皮肤的质感美丽迷人,表情富有激情,面貌优美精致,身上穿着一件奢华,富丽,色彩多变的长袍。整个画面透露出无比的安静,祥和,构图单纯和谐更显无比的高贵。


《圣瓦尔弗洛米的殉教》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1639年 油画 234×234厘米 藏普拉多博物馆


这是一个充满英雄主义的悲剧场面,画家以极大的虔诚歌颂他理想中的英雄人物。
横竖在画面中心的刑具构成十字架式,刽子手们正在使劲吊起失去反抗能力的费利佩,他无悔无恨、仰望苍天,像基督临刑一样对上帝作绝别的表示:我一向光明正大,这是对信仰的献身!我视死如归!我是一个听从命运安排的人!
画家心目中的英雄,不是神灵,而是一位身体健壮、朴实敦厚的普通劳动者。实际上这幅画中的圣徒就是那不勒斯海边饱经风霜的中年渔民,连刽子手都像是渔夫。画中没有宗教气氛,也没有可怕的悲惨的环境。这个上十字架情节仿佛是渔民出海扬帆,吊起的不是圣徒而是船帆,忙碌的不是刽子手而是渔夫。画家淡化了悲剧情节,增加了生活气息。画面上以充满阳光、空气的宁静背景和紧张动态的前景人物形成动与静的对比;人物组合一正一反、一明一暗。从结实的人体和奔放流畅的笔触等艺术特色上,人们可见到米开朗基罗、提香,尤其是卡拉瓦乔的艺术对他的影响。


《圣三位一体》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1635-1636年,布面油画,226 x 181厘米,普拉多,马德里


老人一脸胡须,这让他看起来既像一个祖先,又像有智慧的老人。他支撑着自己的儿子慢慢倒下的身体。在他们之间有一只鸽子,张开着它几乎透明的翅膀。

那鸟儿的双翼瑟瑟作响,你可以听到掺杂其中的最后一声叹息。鸟儿的现身让这声叹息仿佛一次延长的呼吸过程,但那只不过是一种暗示,一个正在被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回复,适合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又或者还没有到来。圣父准备把荆冠慢慢移下,它已经消失在黑暗中。圣父摸索着荆冠,感受着上面每根尖刺。鸽子在他面前盘旋,这是他无尽视野的体现,不可见的言词因此落到实处。鸽子创造出无言的对话,她从血红袍子的开口处显现,仿佛是从大地的裂缝中飞出。鸽子背后是无尽深渊。鸟儿代表交汇点,位于画面中心,在红色旁边,那红色展现了超越生死的力量。

画作展现出光明与黑暗的分界,身体和灵性的分界,以及由此及彼的路径。基督在十字架之死、被放置于坟墓中,这些故事人尽皆知;画作没有再次讲述它们。大大的裹尸布,被小天使们扛在肩上,是此前故事所有阶段的总和,且已超越这些阶段;裹尸布上暴露的身体无法遏制礼拜仪式上所有的关注。


《圣母玛丽亚的怀胎》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里贝拉的这件作品通过圣母怀胎的形象,表达出人物在肉体与精神上的痛苦。用色明快单纯,色彩柔美。胡塞佩·德·里贝拉很善于用金黄色与银色调子,用笔精细,描绘女性形象时,着重表现女性的优雅与抒情的一面。


《圣埃格尼丝》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里贝拉一生所作题材广泛,神话、寓言、风俗、宗教,他都涉及,而以宗教画为最重要。他的宗教画有别于一般的地方,在于所绘的人物,大多是殉难的圣徒,或是受折磨的圣经人物。通过悲剧性人物的刻划,以表现画家心中的理想英雄形象。在他的笔下,那些圣徒都是具有坚强性格和充满精神力量的人物。同时他们又往往是社会下层人民的真实写照。所以艺术史家们非常深刻地指出:里贝拉不过是借助于宗教题材,实质上是利用人间的真实形象来抒发画家心中的爱和恨,所以他的宗教画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因素。这样的宗教画在里贝拉之前的西班牙是并不多见的。


 《圣埃格尼丝》就是这样一幅世俗化的宗教画代表作,它创作于 1641年,是里贝拉艺术达到盛期的杰出作品。圣埃格尼丝在基督教传说中是罗马时代的基督徒,那个时代,基督教是非法宗教。埃格尼丝宣称她除耶稣之外,别无所爱,并立誓不嫁。这引起求婚者疯狂的怒火,就揭发她信仰基督教,结果被投进监狱,卖入娼门,她因此而以身殉教。画上表现的是埃格尼斯被投入监狱时的情景,她正跪在地上虔诚地祈祷,神派下天使降下圣衣,遮裹了她赤裸的身体。据说,画中的埃格尼丝是作者自己女儿的形象。她虽娇小纤弱,但不畏强暴。里贝拉画这位圣女,与其说是对上帝表示虔诚,还不如说是在歌颂西班牙人对信仰的坚定和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整幅画,朴实、有力,人物形象自然,毫不造作。明暗关系强烈,用色粗犷,但却柔美。而且在圣洁的氛围中呈现出优雅和抒情的悲剧情调。

其他作品: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西班牙著名画家 胡塞佩·德·里贝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