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嗝嗝老師》後感

昨天翻看愛奇藝電影,偶然翻到了印度的《嗝嗝老師》。從一開始看我就被電影描述的內容震撼了,以至於一口氣看完,也生出了要寫一段觀後感的意願。

可能國內對印度的國情和民俗描述一直都是負面的較多,從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熱情、向上、活力蓬勃的國度。故事是從一個患了妥瑞氏症(會不受控制的打嗝或者發出狗一樣的叫聲,並且越是緊張越是嚴重)的女孩說起,在校長的引導下,女孩奈娜·馬圖爾得到了積極向上的教育,並且立志要成為一個教師。一個會不受控制的發出怪異叫聲的女孩想要得到教師的工作顯然是很困難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馬圖爾受校方邀請接手了一個平民班。她通過自己的切身經歷來引導這群孩子從自暴自棄到積極向上的學習,中間可以看到印度教育的成功之處,老師是認真負責且有師德的。F班的同學從開朗、活潑同時帶有一定社會陰影的情況下,最終變成了一個個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從中學習到幾點:1、學習,如果自己放棄了誰也幫不了你;2、只有付出才可能有收穫,這從後來F班的同學個個學習的熱情度和學習時間上是可以看出來的;3、等級和社會差只有通過自己的付出與努力才能縮小,同時要找準目標和方向,人人都可能創造奇蹟。最終,馬圖爾獲得了成功,從電影最後馬圖爾退休那一段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段紀實電影,相比於現下中國的教育感覺就有著不少需要學習的地方。1、老師教書育人的目的要單純;2、老師要有師德,可能存有偏見,不能沒有良知;3、要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而不能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總的來說這是我最近看到的不錯的一部電影,感觸頗多。


觀《嗝嗝老師》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