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千億級富豪將誕生於這5個產業



下一波千億級富豪將誕生於這5個產業


  美國千億級市值企業中,誕生於十九世紀的有14家,如寶潔、強生、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通用電氣、埃克森美孚等,可以看出那時是工業化和消費迸發的黃金時代;另一千億級高潮是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英特爾、微軟、蘋果、甲骨文、思科、高通、谷歌等IT巨頭紛紛崛起,這些公司帶領了人類社會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邁進。除了製造業和IT產業之外,以美國銀行、富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伯克希爾哈撒韋等千億市值巨擘為代表的美國金融業,同為世界翹楚,為美國資本市場推動美國順利完成工業化浪潮。

  在歐洲的千億市值企業中,先進製造業(汽車、機械、生物醫藥製造等)佔據較大比例。例如德國大眾、戴姆勒、西門子、法國賽諾菲集團、瑞士諾華、英國葛蘭素史克等,歐洲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的發源地,其先進製造業一直引領全球製造業風潮,是真正強大的“高價值製造”級別的世界工廠。

  大家都知道,中國互聯網產業目前有三大巨頭,百度(830億美元),阿里巴巴(2400億美元),騰訊(1500億美元),這些都是千億級的。在中國A股市場上,大約只有23家市值千億級別的大公司,這些大多數是在政府壟斷行業如金融,石油,電力,汽車等行業,國有四大銀行總市值約3.9萬億人民幣。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中國下一個千億級公司和行業會在哪裡?中國企業需要千億級公司去引領,去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聯想,海爾,華為他們都感受到陣陣寒意,“中國製造”優勢即將揮霍殆盡,人口福利終將消失,而是外部世界級公司已經摩拳擦掌,咄咄逼人,他們已經開始全面進攻中國的大市場了。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哪些行業公司將會是推動中國發展的下一波弄潮兒?投資者們認為把移動和互聯網結合起來,這之中會有更多機會。

  在未來,基於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結合的領域,金融、醫療,健康等行業的垂直細分領域,海外市場服務公司,移動互聯網行業,O2O電商+零售,硬件+軟件+互聯網等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千億級的行業。

  三年決定企業的生死,五年是基礎,八年是規模,十年是小有成就,二十年才能夠長成參天大樹。中國有一批企業已經成功跨越從1億到10億、10億到100億的臺階,目前正從100億向1000億突破。在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中國企業的成長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1.中國第一輪經商的浪潮發生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大多數人還對商人瞧不起,膽子大的人主動下海,他們大多數做物資流通領域,從南方做到北方;

  2.80年代中期,國家實施“雙軌制”價格改革,興起了第二輪經商的浪潮,他們利用價格差來尋找市場機會,專業叫法稱為“尋租”。

  3.第三次浪潮是1992年真正意義的公司誕生,“有限責任公司暫行條例”和“股份公司暫行條例”頒佈,大批早期互聯網創業者也是從這時興起。

  4.第四次是20世紀末,一批的海歸歸國創業,網絡經濟興起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現在中國很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充其量不過20年左右的歷史,絕大部分只有不到十年的時間。從目前來看,中國衝擊“千億級”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因為企業的發展同樣繞不過事物成長的週期規律。在未來,中國的千億級企業還是大有存在的。

  ▌雲計算&大數據產業

  中國的雲服務一般分為兩個市場,一個是個人消費市場,一個是企業消費市場。在個人消費市場,有騰訊、百度、阿里、奇虎等等,在企業的消費市場,有金蝶、用友、SAP、Oracle等等。國家也在推動這一個雲計算產業的發展,發改委去年公佈了雲計算重點的示範工程。騰訊、百度、金蝶等中小企業管理雲的示範單位的承建者百度,阿里,騰訊現在不僅僅提供類似於亞馬遜這樣基礎設施的服務,也提供開放的API,當然阿里公司也在做數據分享的平臺。從國內和國際趨勢來看,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在內的雲計算正在逐步擴大整個IT產業份額,正在成為共識。傳統產業正在逐步與雲計算結合,例如製造領域的雲製造,教育領域的在線教育等。可以預見,未來傳統行業與雲計算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發展也會越來越快。

  ▌移動電商&O2O

  中國互聯網從PC端漸漸轉入到移動端,隨著人們對移動數據業務的需求增加和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移動端的互聯網網民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未來,基於移動電子商務和線上線下(O2O)結合的商業模式會持久發力,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引爆點。萬達聯合百度,騰訊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打造O2O平臺,三方在賬號,會員體系,打造支付與互聯網金融產品、建立通用積分聯盟、大數據融合、WiFi共享、產品整合、流量引入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同時,萬達、百度、騰訊三方還將建立大數據聯盟,實現優勢資源大數據融合,共同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用戶體驗。在移動電商方面,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達到3.5億人,龐大的移動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隨著移動電子商務的服務領域越來越廣泛,衍生出移動視頻、遊戲、閱讀、位置服務等各種虛擬產品和服務,擁有了一定規模的消費群體,成為吸引網上用戶贏利新模式。並且,移動電子商務在公共交通、公共事業繳費、消費購物、一卡通、電子票務、旅遊、金融、醫療、教育等領域開展的多項試點應用,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移動電商在未來的不久,一定會引爆傳統行業,激發未來產業的發展。

  ▌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託於支付、雲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互聯網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額信貸、眾籌融資、新型電子貨幣以及其他網絡金融服務平臺。

  在未來,互聯網金融已經出現了三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1.移動支付替代傳統支付業務

  隨著移動通訊設備的滲透率超過正規金融機構的網點或自助設備,以及移動通訊、互聯網和金融的結合,全球移動支付交易總金額2011年為1059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2016年將達到6169億美元。

  

  ▌大健康&環保

  大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包括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閒健身、健康管理、健康諮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大健康產業不同於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是一種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藥品為主的醫療醫藥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藥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及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諮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研究預測,至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將形成約8萬億元的支柱產業。按此估計,2020年整個大健康產業市場將突破10萬億元。公開資料顯示,醫藥衛生費用佔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為6.4%,美國在2012年已高達18%,實現全民醫保的英國是12%。在醫療支出方面,我國(貴州水平相同)醫療人均支出為139美元,日本是中國的22倍、英國是中國的30倍。中國大健康擁有巨大的市場。

  與健康另一相關產業則是環保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化與城市化率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十五”以來,國家加大了對電力、水泥、鋼鐵、化工、輕工等重汙染行業的治理力度,加強了對城鎮汙水、垃圾和危險廢物集中處置等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有力地拉動了環保產業的市場需求,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領域不斷拓展、結構逐步調整、整體水平有較大提升,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數據顯示,我國城市環保行業以資源綜合利用、潔淨產品為主,這兩類子行業的產值在中國城市環保行業產值中所佔比重超過3/4。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標準日漸提高,環保執法日趨嚴格,催生環保相關行業迅速增長。我國環保產業投資未來5-10年每年增長10%以上,在環保行業整體快速增長的同時,環保服務和環保產品在工業領域用於前端治理的發展空間會最為廣闊,我國環保工程服務市場也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

  ▌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在未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高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追求催生了生態農業的市場。我們可以想象,未來的生活是一個追求自然,追求健康,追求美好的狀態,任何人都願意為健康的生活理念付出相應的成本。柳傳志佈局現代農業,推出佳沃農業和柳桃;丁磊著眼養豬行業,推行健康豬肉磊肉,而連年事已高的褚時健也馬不停蹄,推出自己雲南天然種植的褚橙。在未來,生態農業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未來,引領新技術,新理念,新生活的公司將催生出一大批的千億級的公司,但倒得最快的企業也一定是那些以最快速度成長的企業。高速成長之後,無論是資金鍊條,管理鏈條,還是市場鏈條,基礎可能還沒有打牢一旦遭遇經濟浪潮,先被打垮的一定是這些企業。中國本土市場的容量,是足夠造就一百家世界五百強的,但除了自身成長,還有資本運作,通過併購支持進行“優勝劣汰”的整合。企業兼併、併購,一定是動態、自由化的,這其實是市場競爭的法則。企業要想做大,資本併購是必要的手段,國外很多公司的不斷做大,大多數都是通過併購完成的。中國下一波千億級行業隨著市場,資金,人們的衣食住行的生活理念而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