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下的青島醫療,路向何方?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董卿在某節目上的一句點評醍醐灌頂,也為武漢這場疫情做了註腳。

“星巴克已臨時關閉半數以上門店,海底撈內地所有門店暫停營業,酒店,旅遊業訂單大面積退訂......”疫情之下,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可以獨善其身。

醫療行業作為抵抗疫情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環,在迎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加速了“5G+醫療健康”浮出水面助推中國醫療行業駛向深水區。

疫情“大考”下的青島醫療,路向何方?

大健康·銳觀察第7期

審校/©張慧

醫療行業迎“大考”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一場以蝙蝠為導火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青面獠牙”地向華夏大地襲來。隨著西藏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的確診,整個華夏“疫情”地圖全部被點亮,面對疫情,全國醫療行業也迎來了年初大“考”。

疫情“大考”下的青島醫療,路向何方?

隨著疫情的全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病例急劇增加,讓整個武漢乃至全國的醫療行業措手不及。“醫療資源調度困難、醫療人員短缺、病床床位緊張……”在這場“大考”中,“難題”叢生,哪一問答不好直接就是“送命題”。

面對緊迫的情形,全國醫療行業立即做出行動,青島先後派出三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伍,海爾國際細胞庫志願分隊連夜調集物資驅車馳援武漢……在事關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防疫鬥爭面前,全國醫療行業的逆行背影匯成了2020年最濃的年味。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考”,在檢驗著全國醫療行業的同時也為中國健康以及公共衛生體系帶來了新的變革課題。

互聯網智慧醫療蓄勢待發

隨著確診病例的增加,互聯網醫療被推上風口浪尖,移動醫療APP、微信公眾號、醫藥電商等各種互聯網在線義診平臺紛紛湧現。

截至1月30日12時,來自手機淘寶、支付寶在線義診活動頁面的累積訪問用戶數已破280萬;新浪微博自26日上線肺炎防治專區之後,在線問診服務累計已經服務了超過50萬人,線上問診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

而在這之中,丁香醫生憑藉率先推出疫情動態實時更新以及疫情防護等多重優質內容在眾多平臺中成功“出圈”,成為全網首批新型冠狀病毒優質平臺,並大量收割用戶,而在此之前丁香醫生只是一個較為小眾的醫學健康知識內容提供平臺。

疫情“大考”下的青島醫療,路向何方?

武漢疫情在改變就醫方式的同時也推動著智慧醫療照進了現實,“

5G+醫療”被首次運用到疫情的防治中。

目前,武漢各大疫情防治指定醫院均已實現千兆網絡覆蓋,穩定接受5G信號。不久前,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也完成5G網絡的鋪設。

1月26日,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基於5G網絡,成功完成了兩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急重症患者的遠程會診。

1月29日,在遠程醫療平臺上,由鍾南山院士擔任組長的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會診專家組,對廣東5例危重症患者進行了第一次遠程會診。此次會診持續了3小時25分鐘,參與遠程會診的有5家醫院的10名專家。

5G遠程傳輸技術不僅為這場戰役實現了前線“戰場”與後方“智囊”的無縫銜接,而且還充分將全國專家資源集聚在線進行診療,減少與醫患直接接觸的同時也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與患者間的交叉感染。

隨著疫情的蔓延,以“5G+醫療健康”為代表的多種醫學新場景漸漸浮出水面,為智慧醫學賦能。

疫情“大考”下的青島醫療,路向何方?

據英國《衛報》報道,為了防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染,在治療過程中,美國首例新型肺炎病患身處隔離室內,醫生負責在隔離窗外操作機器人,除特殊情況,醫務工作者的日常身體檢查、施藥等工作,都通過機器人進行,無須進入隔離病房,從而減少了被傳染的風險。

隨著每天確診人數的不斷攀升,智能機器人毫無疑問能夠緩解醫護工作人員人手緊張的難題。

據悉,目前已有30多臺機器人,10臺智能消毒機器人已全部送到武漢疫區並已經投入到了臨床使用。

疫情“大考”下的青島醫療,路向何方?

面對嚴峻的疫情,互聯網智慧醫療不僅填補了家庭醫生在疫情防控中的“缺位”,還實現了跨越地域,調動了全國過萬名醫生“隨時隨地”參與防控疫情,降低交叉感染的幾率,從而使整個過程更加科學快捷,“5G+醫療健康”的醫學新場景正隨著疫情的發酵蓄勢待發,而作為打造江北一流醫療中心城市的青島準備好了嗎?

青島準備好了嗎?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目前,青島有12家三級甲等醫院,其中三甲中醫醫院達4家,位列副省級城市第一位,雖然三甲醫院數量亮眼,但在2019年舉行的青島“雙招雙引”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會上,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高端醫療既是青島的短板,也是民生的痛點和堵點。

除此之外,醫療資源匹配不均、城鄉醫療水平差距大也成為建設長江以北地區一流醫療中心城市的兩大難題,就拿將優質醫療資源發揮到極致的青大附院來說,青大附院的年門急診量近527.3萬人次、出院21萬人次、手術10.4萬例。值得注意的是,龐大的數據的背後是青大附院一年的接診量。

疫情“大考”下的青島醫療,路向何方?

如果此次疫情大面積爆發,“門診接診吞吐量、醫療技術、醫護人員配備”等因素對於擁有九百多萬人口的青島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5G賦能智慧醫療

青島醫療健康路向何方?

在本次疫情拉鋸戰中,“5G+醫療健康”呼之欲出。

目前,以“5G”為代表的互聯網智慧醫療正加速推動我國醫療行業向數字化轉型,未來智慧醫療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2014年,騰訊斥資7000萬美元投資丁香園,而後又陸續投資了微醫(原掛號網)、卓健科技、醫聯、好大夫、企鵝醫生、碳雲智能等多家醫療平臺,醫療行業大半獨角獸都被其收入囊中。

2019年阿里健康在拓展醫藥電商核心業務的同時建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支付寶智慧醫院,阿里雲ET醫療大腦。

疫情“大考”下的青島醫療,路向何方?

2019年9月,廣東省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正式簽約“5G+智慧醫療戰略合作協議”,“5G+智慧醫療”正式落地惠州。

毫無疑問,智慧醫療將成為新的風口搶佔市場。而作為擁有良好的健康醫養設施和深厚產業基礎的青島,加快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已經成為青島整個醫療健康行業面臨的內在發展需要,也是發展青島高端醫療勢在必行的迫切需求。

5G+醫療健康

”的時代已經到來,此次疫情在敲響警鐘的同時也更加深了青島整個醫療行業“防患於未然”的意義。未來,青島在參與信息化建設的同時要儘早駛入智慧醫療的快車道,將5G、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與醫療業務服務進行深度融合,從而增加整個行業的競爭力,讓百姓看病不再成為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