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螭龙拱卫宜子孙,三重璧环大汉玉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是我国玉器制作的顶峰时期,期间的玉器制作题材更为广泛和多样化,制作工具更为先进,工艺水平向着更为精湛的方向发展,同时更由于和田玉石东进,而使得玉器品质更高,表形更为精美。一句话,精美而又灵气十足的汉玉,尤其是那些玉质佳、雕琢精、题材好的作品,可谓珍贵异常,百赏不厌。换言之,汉玉之质、形、工、艺所饱含的历史信息,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每有所悟。

汉玉形态多样,大小有别,其中的大型器则是最为珍贵的器形,遗存量少而具有很高的文物及其收藏价值。今日赏玉,特再将本人帐中所藏一件汉代大型螭龙璧环三重宜子孙和田玉牌帐中点出,拍照亮相,发于此公展鉴赏,以飨藏好。

首赏器形。一眼可见本品器形较为独特,高度约为22.4厘米,重约326.11克,在汉玉中属于大型牌器类。可见其从下至上,分别为璧与环三重呈塔形,周边为立体螭龙纹拱护,在三重璧环中间,分别透雕篆书“宜子孙”三字。而我们知道,“宜子孙”三字,是汉代十分典型而常用的吉语,在多种不同材质不同制器上常有表达或使用。其与螭龙纹和璧环组合,亦有望子成龙之喻意,可谓大吉祥器物矣。

续赏其制,可识整器形乃手工雕琢,工艺精到,线条匀称,深浅适度,比例协调,璧环之上的谷纹清晰鼓凸,螭龙纹彰显精致,一句话,本品是一件制工上佳之器。

再观其质。可见其玉质白皙纯净,可断其乃和田玉质无疑。其中,局部老沁鲜明,深浅相间,分布过渡十分自然,毫无生硬之感。这种褐色或土黄沁色,形成皮壳,彰显耄耋,非千年以上而不能形成。复观其面,整体玉色包浆十分润泽,其光泽亮而不贼。毫无疑问,就其包浆沁色察之,本品可谓盎然老相,自然天成,开门不疑矣。

综上所述,简而言之,此件“大型螭龙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诸般特征,难以置疑,乃为汉代遗存之玉器实物,开门见山矣。以目前来看,如此形制之大型宜子孙汉玉,也属罕见,不失为一件珍贵汉玉藏品,本人能获藏之,也是上天眷顾,甚感幸运矣。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汉代大型螭龙拱璧环宜子孙和田玉牌鉴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