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細琢——清代宮廷閒章精粹


壽山石“雍正尊親之寶”印,清雍正時期所制,高10釐米,寬9.8釐米,長9.8釐米,清宮舊藏。 壽山石,白色微黃,正方形,陽文篆書“雍正尊親之寶”。紐雕臥象,臥象雕刻細膩,身體各部位 恰到好處,體態生動。象側置寶瓶一,取太平有象之意。此印鈐於御書之引首。 壽山石,在清康熙時期大量開採,並進貢內廷,壽山石石料充足,多有壽山石寶璽雕作,一般多為瑞獸紐,雕刻精美,頗具時代特徵。

壽山石虎紐“乾隆御筆”印,清乾隆時期所制,通高6.2釐米,紐高3.5釐米,印面長4.8*4.8釐米,清宮舊藏。 壽山石,虎紐,陰文篆書。乾隆皇帝是清朝一代英主,他不僅博學多識,善理朝政,日理萬機之暇還特別喜歡寄情翰墨。外出巡行時,每到一處必作詩紀勝。此外,無論時令佳節還是喜慶盛典、喜怒哀樂,皆有吟詠,故乾隆一生創作的詩文很多。這些詩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乾隆盛世文治武功、天下一統的繁榮景象。

白玉“八微耄念之寶”印,清乾隆時期所制,通高10.9釐米,紐高5.4釐米,印文12.9釐米見方,清宮舊藏。 “八微耄念之寶”蛟龍紐方形璽,陽文篆書。此璽於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八十壽辰時製作。 “八微耄念之寶”和“古稀天子之寶”同盛放在一紫檀雲龍匣內。蓋面雕雲龍海水江崖,盒內飾有金質乾卦符號,以代表乾隆的“乾”字,乾卦又代表天。印匣四面刻填金“古稀說”“八微耄念之寶記”。


昌華石“乾隆宸翰”印,清乾隆時期所制,高15.2釐米,印文8.4釐米見方,清宮舊藏。 昌化石隨形雕鴛鴦荷花方形寶,篆書。漢文篆體“乾隆宸翰”,鈐於御筆書畫上。三面周邊陰刻詩文。分別是《滿地嬌》、《愛蓮說》和《衛芳題五言詩》,對比了菊、蓮、牡丹三種花,暗喻三種人品類型。

乾隆玉石閒章套印,清乾隆時期所制,盒長14釐米,寬9.5釐米,高7.5釐米,清宮舊藏。 乾隆時期閒章套印,十六方共裝於一木匣內。

青田石“元音壽牒”套印,清乾隆時期所制,盒長53釐米,寬32釐米,高23釐米,清宮舊藏。 乾隆皇帝八十壽辰時,大學士和珅所進青田石套印“元音壽牒”共一百二十方,印文均摘自乾隆皇帝詩文中的吉語。此外附有一百二十方印印譜,稱為“元音壽牒”,上有“臣和珅恭集敬篆”及和珅印文。印匣為黑漆描金匣,分上下兩層,上層中間擺放印譜。

雞血石,“慈禧皇太后之寶”印,清晚期所制,通高10.7釐米,印文3.5釐米,清宮舊藏。 昌化石中有紅斑鮮豔如雞血者為雞血石,因出產很少被譽為“印石之後”。清代后妃經常以書畫自娛,消磨時光。慈禧掌權時期,還專門有為其代筆的女畫家,名繆嘉惠,如慈禧畫累了,即由代筆人代筆。此印應為慈禧的閒章。

青金石“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印,清晚期所制,通高12.8釐米,印文4.3釐米見方,清宮舊藏。 慈禧,葉赫那拉氏,滿族正黃旗人。咸豐元年入宮,封懿貴人,也稱蘭貴人。咸豐六年誕皇子載淳,晉封懿妃。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進犯北京,隨咸豐帝趕赴熱河避暑山莊。次年,載淳即皇帝位,尊為皇太后,上徽號慈禧,稱“聖母皇太后”。慈禧即孝欽皇太后,亦稱西太后。

田黃石獅紐章料,清早期所制,長3釐米,寬2釐米,高4釐米,清宮舊藏。 田黃石印料,呈長方形,印紐雕大小獅子玩耍遊戲,神態生動。印面尚未刻字,章料側面有“玉璇”刻畫款。玉璇為清代雕刻藝人,其傳世作品極少。 此印料質地瑩潤,黃色沉穩,為清代內府珍藏印料,彌足珍貴。


田黃石獸紐章料,清中期所制,長5.2釐米,寬3釐米,通高4.3釐米,清宮舊藏。 田黃石章料石質瑩潤,色澤明豔,呈蠟黃色。印紐雕飾俯臥瑞獸,體態生動。 田黃石原產福建,石質名貴稀有,清代多貢入內廷。此石料尚未刻字。

壽山石馬紐章料,清中期所制,長3釐米,寬2.5釐米,高4.5釐米,清宮舊藏。 壽山石章料,呈長方形,形制小巧。因材施藝,圓雕馬紐,體態雄健,尚未刻印文。 此印石色泛紅,質地細潤,雕紐精緻,為特供內廷御用章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