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閱生活,用眼睛觀察,卻不去明說

有一種人,明明天天都在用微信,但卻很少發朋友圈,有時候翻開朋友圈,會默默的給別人點個贊,卻從來不評論。

或者他只是一年到頭只是轉兩篇文章,證明他開通了朋友圈,還“活著”。

你是不是覺得這樣的人,不懂生活,不合群,對人不熱心?

其實不是這樣的,不發朋友圈的人,往往是厲害的人。


覽閱生活,用眼睛觀察,卻不去明說

第一,自己的生活狀況,為什麼要和人分享?

自己過得好不好,為什麼要告訴別人。你發朋友圈,其實大部分是曬生活,但是朋友圈裡的人,大部分都是“素不相識”的人,路過了,為你點贊留言,都是“無心”的,是隨意的。

一個不發朋友圈的人,其實是在“獨享”幸福,是專注自己的幸福。比方說,自己家裡吃飯,端上來一桌子好菜,喜歡曬朋友圈的人,都在啪啪啪拍照,然後告訴別人,自己吃得好;而不發朋友圈的人,卻在好好欣賞飯菜,好好享受美食,用味蕾和嗅覺留住幸福。

要知道,不懂你的人,只是為你點贊,並不會真心幫助你。真心幫助你的人,不在朋友圈,在生活裡。


覽閱生活,用眼睛觀察,卻不去明說


第二,真正厲害的人,懂得“發朋友圈”是在浪費時間。

當你拍好照片,認真 編輯文字,然後發出去。再給那些留言的朋友,回覆消息,為點讚的人,說一句感謝,一來二往,就耗費了幾小時,甚至更多時間。

真正厲害的人,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做事,去研究自己的工作。朋友圈發多了,就分心了,走神了,一天的工作效率就低了。


覽閱生活,用眼睛觀察,卻不去明說


第三,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變得“沉默寡言”。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發現,好多社交,都是“雞肋”,可有可無。

別人不是真正關心你,你又何必去說什麼。不如“沉默寡言”,站在生活圈之外,思考人生,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或者什麼都別想,讓頭腦裡,暫時空白,難得清閒一下。

沉默不是無話可說,是不需要對很多人說。不懂你的人,說了也是廢話,懂你的人,不說也感覺“心有靈犀”。


覽閱生活,用眼睛觀察,卻不去明說

第四,發不發朋友圈,是個人愛好,和別人無關。

有的人,不發朋友圈,是自己喜歡這樣,沒有必要迎合別人的口味,去為誰點贊留言。

人生路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過路人,你要是個個都“常常聯繫”,是不是很累?

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朋友不在乎數量,而是看質量。真心相待的朋友,有那麼幾個就很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