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人这一辈子大概三万多天,不过弹指一挥间便已过去多年,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想着那些今天做不了的事,也许放去明天就会解决。但到头来才发现,一日复一日,明日不复存,那些“昨天”仿佛是从未利用的甘泉,白白蒸发流逝;而我们所期待的“明天”谁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每个人对生命的定义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法国作家蒙田对生命的理解,一起来欣赏散文《热爱生命》。蒙田以博学著称,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本期音频选自世界经典哲理美文《热爱生命-魅力人生哲理美文》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朗诵:李野默

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消磨”,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这些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习气。

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至于我,我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全篇作品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充满哲理性。作者把日子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一种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坏日子”要“消磨”“飞快地去”;而好日子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停下来细细品尝”。

作者在这里的观点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不谋而合,亚里士多德如此阐释——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蒙田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并“富有乐趣”的,是“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的,即使是“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他反对那种“不堪生之重压”或者“白白虚度此生”的生命态度和做法。

生与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人有生必有死,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正是由于每个人必然有走向死亡的那一天。我们生的状态是相对于死的状态而存在的,正如幸福之于痛苦、饱与饥、胖与瘦的关系一样,他们相对存在,缺一不可。

同时,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又是衡量价值的起点。只有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才能正确地看待生与死。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蒙田

蒙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作家,以《随笔录》三卷留名后世。《随笔录》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蒙田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重温经典散文|蒙田:热爱生命

李野默

李野默,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系,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导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表演艺术家,演播的作品数以千计。1991年荣获全国人民广播电台评选的“受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称号,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和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