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鳳:超越現代教育的枯枝窠臼


三木秉鳳:超越現代教育的枯枝窠臼


靜夜是文化人的筆下世界,思索是思想家的攀天雲梯,而實現一切目標皆需要無與倫比的知識儲備與宇宙基礎內涵的穎慧悟達。韓愈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傳道還是授業?這讓我們將話題轉向中國教育!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方向是什麼?一切社會領域的信息歸納為道與術兩種,由之教育也就包括了知識教育與文化教育兩類,知識教育屬於術數教育,它是我們獲得財富的基礎,也就是我們本次生命餬口養生的手段!文化教育才是人類修練昇華靈魂的巨大工程,它也是我們靈魂尊貴的品質基礎,也是我們無數次生命輪迴的追求結果!富與貴由此在教育之始就涇渭分明!富貴乃人生所共欲,但總有人富而不貴或貴而不富,亦或不富不貴!文化是科學的哲學本源,知識是哲學的科學應用,故而唯有文化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教育分為“大學”教育與“小學”教育,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而小學教育之道則為“六藝”術數教育即科學教育及技能教育。由此可見自古中國傳統教育以文化“傳道”為主以知識“授業”為輔,幾千年中國的教育方針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文以載道,知以承術。所以中國傳統教育屬於靈魂教育,屬於文化修養的教育,屬於悟道、修道及行道教育,文化教育之目的不是儲備無限無用的勞動知識,而是培育我們的人文情懷及高尚的文化價值觀。

歐洲近幾百年來的兩次運動包括崇尚自然的文藝復興運動與崇尚科學的啟蒙運動都是知識運動而非文化運動!故而西方主流教育屬於知識技能教育,屬於科學教育,屬於餬口養身教育,其教育目的是為資本企業培育合格的勞動力“資源”即勞動工具,以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實為資本家創造剩餘價值),其結果就是兩極分化的加劇,世界百分之五的人口掌握百分之九十五的財富,人類階級矛盾的加劇及社會陰陽關係的失衡,雖然財富養身養家養欲,但此與文化靈魂教育背道而馳愈走愈遠矣。

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的失敗讓清末文人開始反思中國傳統教育“重道輕術”的不足之處,由之新文化運動人們喊出了“要科學不要迷信,要自由不要束縛,要民主不要專制”的西方資本主義口號,從此中國知識教育壓倒傳統文化教育成為民國以及現代“新式”教育的主流,文化則被國民貼上“落後、迷信、愚昧”的標籤統統打倒並徹底革命。從此“師夷長技以制夷”,“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科教救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發展是硬道理”,在此大背景下科技知識的普及漫山遍野,而傳統文化幾乎打入冷宮。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將前蘇聯的社會主義教育體制幾乎全盤吸納,改革開放後我們又大量吸納歐美所謂“成熟”的資本主義教育體制。蘇聯社會主義教育目的是培育“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歐美資本主義教育的目的是為資本主義大生產培育勞動力資源,當人成為勞動力資源時,資本主義早已勝過人本主義成為世界主流,知識教育體制將自然人矮化為創造財富的勞動工具或勞力資源,以人為本也僅是企業宣傳欄的標語而已。

百年知識教育在中國的嘗試與接納,利弊皆已然顯現,這就是中國傳統人倫關係與文化價值觀的逐漸消失,即中國人沒有了中國人的“味道”,也就是中華民族所固有的性格或精神在不知不覺中衍化為西方的價值觀訴求。若此之趨勢若不加以糾正,那麼五千年以上的中華文明將在未來幾百年內消失或中斷!若此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將僅僅是一種軀殼的復興而非民族靈魂的重塑。

此時中央提出了民族文化自信!中國未來必須在文化道德教育與知識填鴨教育之間必須作出選擇或劃出教育比例!中共中央“十七大”雖然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但這在價值觀幾乎全盤西化的社會背景面前已經顯得聲音“微弱”!文化道德教育很難重新迴歸它的主導位置,因為中國教育體制依然停留在應試教育、知識教育、技能教育為主的西式教育體制上,我們的工人被貶稱“勞動力資源”,我們的收入不叫“俸薪”而稱工資,我們社會主義的勞動者不稱“主人翁”而稱之“農民工”“清潔工”“搬運工”等。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面前,如何讓硬實力復興與軟實力復興並肩向前呢?這就需要教育理念的改變!

人類教育目的必須首先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健康與崇高!育人、育德、育志、育心等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放在知識教育前面!今天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若不再成為口號,就必須改革中國的知識教育弊端,讓文化教育迴歸教育舞臺,我們若做不到富貴,寧要貴而不富,這就是文化教育帶來的人類尊嚴!曦至窗清,百鳥鳴庭,富我所欲也,貴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富而從貴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