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增加財富

年輕人應該樹立怎樣的財富觀,一味地省錢其實是個大坑。


在很多我們父母輩的眼裡:省錢和節約是劃等號的,花錢和浪費亦是劃等號的。這種思想的形成萌生於資源極度匱乏的時期,來源於生存現狀和現有經歷,一旦形成就很難轉變。


其實,省錢和花錢只是簡單的財務調配問題,它們基本不包含任何道德屬性。


省錢的初始動機在於貧窮

而不是美德


當手中的可支配資金寥寥無幾時,你自然會變得節儉。這是一件無需別人教你或給你動力的事情,因為你根本沒選擇。因此,省錢在最初一定是跟貧窮劃等號的。


當然,這個世上還是有一些人,已經擁有了顯赫的財富和地位,看上去卻依然節儉非常。市面上沒有營養的書籍都會告訴你,那些頂級富豪在擁有了鉅額財富以後,在生活上依然是如何節儉。


比如李嘉誠一件西服能穿幾十年,一張紙正面用了以後反面再用;扎克伯格的座駕僅僅是一輛本田,最近也只新購了一輛大眾;約翰·考德威爾每天騎車上班,自己剪頭髮之類的……然後塞給你“成由儉、敗由奢”的道理。


姑且不論這些事情的真假,有一個誰都應該知道的事實是:他們現在的財富肯定是與他們的節儉沒有太大關係的。


你見過李嘉誠幾十年穿同一件西裝,你可能不知道他花了8億臺幣建別墅;你見過扎克伯格開舊本田,你可能不知道他花了1億美金買島給自己度假;你知道考德威爾騎車上班,你可能不知道他有多艘遊艇和直升機。


他們所有的節儉行為都只是一種無意識的習慣行為,而非刻意省錢。這些習慣性的行為僅能證明他們可能曾經是窮人,他們曾經跟你一樣,除了省錢毫無選擇。因此某些小習慣在他們的身上已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直至現在都還遵循著。


學會正確的省錢姿勢

先知道什麼是成本


有個富人說,成為富人的秘訣非常簡單,就是每天往口袋裡放入10個金幣,只拿出9個來花,長久下去,你就能成為富人。這很明顯只是寓言故事,為了說明積少成多這個宇宙級真理用的。但我們這個真實的世界卻遠比這樣簡單的道理要複雜得多。


積少成多是一種靜態思維,它既不考慮通貨膨脹,也不考慮金錢附著在人身上引起的價值變化。它人為地創造了一個真空無菌的環境,但顯然不符合實際。


錘子手機的創始人羅永浩說,一個人可勁兒省錢是對自己的不自信。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羅永浩談到了年輕人花錢的問題,說自己二十幾歲的時候就在新東方年薪60萬,但一分錢也沒存下。他表示,年輕人不要存錢,敢把每一分錢都花乾淨的人,將來肯定能掙大錢。


這話我部分認同,認同的部分就是,這種做法對於進取型人格來說,是適用的。


如果你正是進取型人格,又有收入記錄本的話,翻開它,你大概率會翻到這樣的現象,那就是10年來雖然物價漲了許多倍,但你的收入漲得更多。一方面,你的自身價值一直在提高;另一方面,錢一直在縮水。


對於那些自身有“快速升級”能力的人來說,“攢”的行為就沒有多大的意義。


這個世界的機會組合是非常複雜的。沒有人能算到什麼時候花的錢、花在哪裡的錢,突然有一天就成倍成倍開始回報給你了。有些人花錢在打遊戲上,突然就靠遊戲掙錢了;有些人花錢在吃上,突然就靠吃掙錢了;有些人花錢在買書上,突然就靠知識掙錢了;還有人花錢在請客吃飯上,突然也靠朋友掙錢了……10年以後,有些人花著玩著順便把錢掙了。


萬一錢花完了卻並沒有產生預期的回報怎麼辦?這當然是可能的,但體驗本身就是潛在的財富。


沒有產生預期回報,只是你暫時還未找到合適的方式變現而已。


對於進取型人格來說,無節制地省錢,省掉的除了錢,還有讓自己變好的可能;除了錢,還有與這個世界產生更多連結的機會。


積累財富

必須克服財務重力加速度


看了上面的內容,你可能會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我一直在說省錢的不對,以為我建議年輕人有多少花多少。其實並不是。


我不贊成無節制地省錢,不贊成犧牲所有能犧牲的體驗,來滿足內心永無止境的安全感。然而不在一個極端,並不代表就在另一個極端。


《認知突圍》一書裡詳細闡述了年輕人應該擁有怎樣的財富觀,除非你是非常進取又聰明的強能力者,否則適度積累永遠是有必要的。


有一個概念叫財務重力加速度。如果你要快速積累財富,就必須克服你在財務上的重力加速度。比如房子、車子、貸款利息、生活必需品、通貨膨脹等,這些都是你在財務上的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越大,你的財富積累速度就越慢,你可以形象地將其想象為“扯後腿”。


可千萬別以為這只是道簡單的算術題,當你一年攢下10萬,而我攢下20萬的時候,你跟我之間可不僅僅是10萬的差距,而是10萬的金錢差距加機會成本的差距。如果此時剛好有個非常好的項目需要20萬才能投資,我就可能借此搭上財富的快車道。而你要麼等待下一次機會,要麼只能去借錢投資,從而導致自己的財務重力加速度裡又多了一項利息,這樣一來,差距可就不止10萬了。


因此,雖然我反對無節制省錢,但我絕不贊同亂花錢,隨意增加自己的財務重力加速度。

這裡的“亂花錢”,指的是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或沒有得到有效體驗的花費。例如在感官刺激上進行大量的簡單重複消費,非理性的衝動消費,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費等等。這些都是對積累財富有負面作用的消費觀,應當儘量予以規避。


不知道錢該不該花時

看時薪


日本作者勝間和代在《時間投資法》中有個說法是,“要不惜代價去創造時間,為了創造出時間你要捨得打車”。


剛看到這個說法我感到很費解,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薪水沒多少,讓我打車?作者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在北京打一次車一頓飯的錢就沒了,還為了節省時間,時間有那麼金貴嗎?


沒想到工作幾年以後,改變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就像作者說的那樣,我開始非常認可花錢買時間的理念。


而發生這種改變的原因是,收入變了,時間也變得越來越稀缺,思維模式也隨之改變了。


對於一個剛入職場的窮小子來說,打車上下班確實奢侈。況且那會兒,一天工作完之後還能看看劇,刷刷微博,日子過得沒那麼緊迫。


相反,作者勝間和代,她是日本前麥肯錫和前JP摩根員工,標準意義上的金領階層,辭職後還從了政。打車對她來說很值。


她在書裡寫到,如果要比較幹一件事情、買一個東西值不值的話,一個方法是計算你的時薪來對比。


所謂小事用腦,大事從心。找個對象,選工作看自己喜不喜歡,買個小東西考慮值不值的問題,要理性地想,就按市場價比就可以了。而用時薪衡量,是因為時薪反映的就是市場對你的價值的認可度。


比如月薪1萬元,一個月工作22天每天9小時算下來,時薪是50元左右。假設你想買個好本子,要50元,貴吧?


但這個本子有特別的模版格式設計,不用你每天拿尺子畫線了,它未來至少能節省你一小時,這時候你就該把它買下來,而不是買個大路貨的筆記本,自己天天畫線。


打車的邏輯也是這樣,這是一個算經濟賬的思維,買入時間這種更稀缺的資源。通過購買別人的服務,節省自己的時間。


具有“富人思維”的人持有著相對稀缺資源更有價值的理念,捨得花錢買服務,買時間,買知識,買培訓,買信息,捨得花錢培養深度關係,而不是泛泛的社交。


在富人的思維裡,錢只是實現目標的資源之一。在錢面前,時間、人情、知識技能和商業信息都是生產資源,錢可能都不是最值錢的。做成了事情,錢自然地就隨之而來了。


開源永遠大於節流


提到掙錢和省錢的關係,就離不開一個詞:開源節流。


開源和節流雖然經常一同出現,但它們是有地位差別的,開源的重要性一般來說都大於節流。

有一個最簡單的解釋是,節流有上限,它受制於你的總體收入水平,而開源沒有。


從小到大,父母就一直教育我要節流。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國內是沒有什麼好的開源手段的。要做到有效開源,要麼你在政府里人脈通天,要麼你就只能承擔極大的風險。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他們將節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一點也不奇怪。


但他們一直以來如此辛苦地節流,家裡卻也不富裕。當然他們可能會怪罪於自己的開源能力不足,於是若還不拼命節流,不就更差了嗎。但其實,他們從來沒把開源放到過更高的位置。


大多數人,都是開源和節流狀態並存的。而談論一箇中間態的各元素比重的重要性,從極端狀態來考慮是最快的方法。


假設有個人年入百萬但日日花完,另一個人只掙最低工資但能省下80%,問:10年後誰能攢下更多的財富?這道題如果交由計算機來做,那就肯定是節流的人贏。


但如果他們兩個意識到自己在進行一場比賽的話,那最後一定是開源的這位能攢下更多財富。很簡單,開源的這位只要稍微有一段時間不怎麼花錢,哪怕是一個月?就能抵得上節流這位10年來含辛茹苦攢下的所有金錢。這對於開源的這位來說,應該不難。但節流這位就不同了,節流可以說節就節,開源豈能說開就開?


人的地位、價值、眼界、認知都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又豈是一朝一夕能追得上的?


開源的人節流易,而節流的人開源難,這就已經很明顯體現出兩者的重要性和地位了。


有時候,開源節流並不衝突,但有時候,兩者之間是會產生分歧的。請記得,當開源和節流衝突的時候,大多數時候,站在開源這一邊都不會有錯。


省錢≠增加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